在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进程中,我市突出“创新统筹职能、创新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引导”,改革旅游业体制机制,实现旅游目的地整体发展。
创新统筹职能
15日,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赤壁旅游第一巡回法庭、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开始在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履行职能,标志着该市旅游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5月,赤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并构建“1+3+N”综合执法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行业执法机构,推动国家旅游质量与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
近年来,我市在创新市场监管机制上,设立旅游工商、旅游法庭、旅游警察,探索“1+3”联合执法模式;在全域旅游管理体制上,赤壁市、通山县完成了“局”改“委”工作;在简政放权上,完成导游管理体制改革;在门票价格管理上,执行景区旅游门票价格管理新方案……这都是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结出的硕果。
目前,全市在建旅游项目28个,拟开工项目12个,在谈招商策划类项目28个,崇阳大岭村成功入选省级旅游名村、羊楼洞生态茶业产业园入选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黑山茶营地获得“国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称号……
创新政策措施
自2015年12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以来,我市精心编制《咸宁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九养咸宁”旅游休闲业态规划》、《咸宁月光旅游经济发展规划》、《葛仙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概念性策划》、《隽水河百里画廊概念性策划》、《潜山“三台八景”景观规划》等6个系列规划,完成《幕阜山绿色产业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启动解读“小城故事多”工程,编写完成《咸宁旅游故事》、《咸宁导游词》、《咸宁味道》等读本,提升城市旅游价值。
绿色生态是咸宁的金字招牌,旅游业是咸宁的支柱产业。我市旅游业曾处于“三期交织,两个跟不上”即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旅游产业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自2015年12月以来,市委、市政府从思考到实践,统筹布局,全面设计,步步为营,沉稳有力——
市委召开与党外人士双季座谈会,商讨旅游改革创新与大旅游产业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支持旅游、推动旅游的良好氛围;
市政府多次召开“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暨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工作责任落实,确定了“月调度、季督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
市人大对全市《旅游法》执行情况进行执法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谋划改革、推进改革;
市政协开展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专题调研,召开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听取幕阜山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报告,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
《咸宁市建设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出台:实施“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战略,坚持先行先试,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带动、多业融合、多元发展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创新产业引导
目前我市在合力兴旅、科学考评、明晰责任、体制改革、综合监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改革试点亮点纷呈:
赤壁市连续三年在《商旅时代》杂志上进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发布“赤壁城市公共形象体系”(城市LOGO、口号、赤壁宝宝);建设了“赤壁全域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形成春季赏花采茶、夏季观荷品莲、秋季乡村采果、冬季沐泉看雪的系列活动;重点打造的“三国研学游”、“万里茶道寻源”品牌旅游线路全面上线推广,设计包装“知青文化”旅游线路产品。
嘉鱼县制定《嘉鱼县乡村旅游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关于落实〈咸宁市建设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工作方案》;出台《嘉鱼县乡村旅游改革创新措施》,成立旅游项目建设开发作战指挥部。
通山县成立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旅游巡回法庭,印发了《通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成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县旅游发展大会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九宫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动员大会。
……
在推进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中,我市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准确把握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以更大力度构建相匹配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体制、区域合作机制、旅游投融资机制、发展保障机制,奋力率先闯新路出政策出成果。(咸宁日报记者 刘子川)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图文:永安阁景区规模初现
下一篇:
咸宁市首家企业通过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考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