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城泉都”品牌越叫越响,来咸宁旅游的游客扶摇直上。
19日,市旅游局局长郑华成跟记者交谈时说,2012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2102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97%。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各类游客1397万人(次),同比增长11%。
来咸宁旅游的人多了,咸宁旅游收入自然就水涨船高。201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咸宁旅游总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GDP的14%。
毫无疑问,旅游已经成为咸宁的支柱产业。
旅游金字招牌如何打造?
办好节会,抓好营销,咸宁名气越来越大
市委书记任振鹤指出,抓旅游就是稳增长,抓旅游就是保民生,抓旅游就是促和谐。
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小强要求,抢抓旅游发展黄金机遇,坚持旅游全域化理念,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奋力建设旅游经济强市。
去年5月,“打造香城泉都”纳入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体系。
可以说,“香城泉都”是咸宁发展的主打品牌,也是咸宁旅游的金字招牌。
如何打造“香城泉都”品牌?答案是,办好节会,抓好营销。
从2009年起,我市按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联动”的机制,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年年有亮点,届届有创新。万人同浴温泉、十里河灯、音乐激光喷泉等活动,创造了一个个经典,有口皆碑。
各县市区也纷纷举办独具特色的旅游节会。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节、通山九宫山避暑节、通城云溪生态旅游文化节、咸安和崇阳的水果采摘节,都成为旅游营销品牌。
近年来,我市“香城泉都”品牌营销活动一个接一个:
——广州、咸宁、长沙三市首次联手打造“美哉咸宁——湘粤鄂高铁之旅”,邀请200名广州和长沙游客免费乘坐“咸宁号”专列,来咸宁免费体验温泉。
——咸宁与京深高铁沿线30多个城市一道,汇聚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共同组建高铁旅游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享,市场互拓。
——市旅游局在《旅客报》上做专刊,在武汉、广州、长沙的公交车发布“香城泉都”宣传广告……今年3月份,省旅游局、湖北日报联合评选“最佳高铁旅游目的地”,咸宁高票当选。
“今后,50%以上的游客首选高铁出行。咸宁将加强策划和营销,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咸宁,爱上咸宁。”市旅游局局长郑华成说。
融入大武汉,对接小三角。
仅2012年,咸宁组织或参与了20多项旅游营销活动,如万车自驾游香城、香城泉都武汉推介会、第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等。同时,建立岳九咸旅游合作机制,实现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客源互送。
昨日,记者在互联网上输入“咸宁温泉”,找到相关结果约95.4万个;输入“中国香城”,找到相关结果约84.1万个;输入“香城泉都”,找到相关结果约23.5万个……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咸宁已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人人向往的地方。
旅游良好环境怎样优化?
行业标准化,服务精细化,咸宁人气越来越高
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和旅游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是旅游产业素质的重要标志。
去年3月26日,在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咸宁与青岛、苏州、丽江一起被命名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
一个撤地建市仅10多年的中部地区城市,能与国际国内著名旅游城市比肩而立,咸宁旅游业创造了奇迹,书写了神话。
“得标准者得天下。创标成功,让咸宁旅游业一下子跨越了20年。”市委书记任振鹤一语破的。
借创标契机,我市聘请专家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标准化发展规划、标准体系表,项项都超前。同时,制定旅游服务规范、温泉水质标准、温泉SPA标准、绿色旅游农庄标准等4个湖北省标准,个个是样本。
其中,温泉旅游服务规范和沐浴温泉水质标准的出台,填补了全省及全国温泉旅游服务行业标准的空白。
与此同时,全市上下积极推广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深入开展“五创”工作,即:饭店创星、景区创A、旅行社创强、导游员创优、地方创旅游名镇名村。目前,全市旅游名镇、村达到7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3个,星级农家农达68家,A级景区24个(其中4A级景区10个),星级饭店55家。
从两年一度的全市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可以感受到精细化服务的魅力。
桌布、碗碟、汤匙、筷子、酒杯迅速“就位”,位置分毫不差;餐巾眨眼间变成活灵活现的五花五鸟;先斟红酒,再斟白酒……仅10来分钟工夫,来自市直一家温泉酒店的选手便完成中餐摆台。
观赛者不禁感叹,这些被许多人看成体力活的事,俨然成了一门严格的技术活,也成了一种艺术。
这是第九届旅游服务技能大赛的一个片段。来自全市旅游行业的100多家企业的选手,分饭店类和导游类进行比拼。每道工序、每个动作,甚至每一个表情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湖北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中国温泉之都、中国嫦娥文化之乡……一块块亮丽名片,让咸宁人气越来越高。
统计数据显示, 去年,来咸宁旅游各类游客数量是2008年的7倍。还是去年,游客在咸宁平均停留时间为2至3天,而2008年,平均停留时间为1至2天。
旅游蛋糕怎样做大?
景区建设,项目建设,咸宁财气越来越旺
今年初,市里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决定》,组织实施“八个一”工程,建设一批精品景区、高星级旅游饭店、高A级旅行社、旅游名镇名村名街,开发一批高星级农家乐、旅游文化精品、地方特色旅游商品、高素质旅游人才,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进行高位规划设计和扶持推动。
市区还启动全域规划、全域景区化建设。十六潭公园、桂花公园、青龙公园等大型园林景观工程落成,20个中型公园、30个小游园、50个社区公园等“百园”工程启动,城区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人工湖基本建成,游客集散中心已经封顶,百盟温泉欢乐天地一期用地平整完毕……
地处淦河上游的温泉生态旅游新城,正由一纸蓝图逐步变成现实。
“重大项目助力旅游新城快速崛起。”市政府副秘书长、旅游新城管委会主任李朝曙介绍,旅游新城占地15平方公里,今年已启动游客集散中心、百盟温泉欢乐世界、桂香源旅游度假区等10多个项目建设,总投资上百亿元。
投资1.2亿元的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下月将试运营。这个中心集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接待、医疗保障等功能于一体,为全市旅游企业提供集中办公窗口。
投资38亿元的百盟温泉欢乐天地,占地2100多亩,集温泉水上乐园、温泉会议酒店、山地别墅区等于一体。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和拓展温泉服务,让“香城泉都”品牌更响更靓。
投资60亿元的香泉映月(桂花源)项目,以香为主题,以桂花为主线,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养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今年初项目签约,一期下半年开建。项目已成功加盟2015年第十届中国(武汉)园博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园博会的分会场。
项目兴,则旅游兴;项目强,则旅游强。近年来,全市旅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通山,九宫山风景区正在升级改造,建成“避暑天堂”;银河谷等5处漂流景区正在大力开发,打造“华中漂流之乡”。
在嘉鱼,海航集团将斥资105亿元,整体开发三湖连江核心风景区,长鹿集团将投资60亿元,开发陆溪渗子湖,把嘉鱼建成“梦里水乡”。
在崇阳,“一河两岸”景观、隽水河温泉、影视城等一批亿元旅游项目,正在强力推进。
在赤壁,三国古战场再借东风唱大戏;在通城,云溪漂流、大溪湿地公园等景区建设迈大步;在咸安,金桂湖开发追波逐浪涌大潮。
据统计,今年开建的重点旅游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占全市项目建设的20%以上。项目驱动咸宁旅游业快速发展,开创全市经济一片新天地! (题头图片由记者袁灿摄)
(记者 杜先龙 陈新 通讯员 孔祥轶)
编辑:Administrator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通讯员敖琼报道:昨日,我市召开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总结前一段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朱哲、通讯员敖琼报道:昨日,我市召开防汛救灾工作视频会,总结前一段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报道:昨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宁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5月25日颁布实施的《统战工作条例》是指导新时期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报道:7日至8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就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饶红斌报道:7日至8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就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