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旅游 >> 鄂南风光 >> 正文

城市建设:一张越画越美的图

来源:南鄂晚报 时间:2007-03-31 09:01

  当我们用期待的目光、激动的心情迎来市区工业园建设;当我们置身于市人民广场主题森林公园,感受现代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交融;当我们在夏日的傍晚漫步在亮丽整洁的淦河两岸……
  咸宁建设人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着奇迹,用一流的作风描绘城市蓝图,他们将城市装点得更加色彩斑斓、清新亮丽、文明和谐。华灯初上,夜色中的咸宁更加璀璨绚丽,咸宁这座年轻而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正踏着时代的节拍,阔步迈进。

  [1]克难奋进 城市面貌一日三变

  今年年初,南鄂晚报举办“精彩新咸宁·市民看亮点”活动,“想不到我们每天身在其中的城市这么漂亮,要不是出来走一遭,真不认得罗!”74岁的张昌明发出一番感慨,引起众多市民的共鸣。
  近年来,无论是常来我市的游客,还是久居桂乡的居民,都在感受着市区面貌的巨大变迁。笔直宽阔的城区道路,垂柳成荫的城市绿化带,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美景如画的滨河公园……这一块无不镌刻着咸宁城建人克难奋进的足迹。
  为了充分利用好植树季节,在进行绿化建设中,市园林处处长李光亲自带队,加班加点,取消公休日,吃住在工地;项目经理雷强军带病工作,拔掉针头就往工地赶,一直在医院和工地两头跑……就是无数园林人冒着高温迎着寒风,在城市里播撒绿色希望,让一条条冷冰冰的水泥大道有了灵气、有了生命。
  市建委突出抓了城市道路行道树、绿化带和淦河城区段两岸边绿化建设,市园林部门在没有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投资近千万元,先后完成了咸宁大道、文笔大道、长安大道等城市道路的行道树种植和绿化带升级改造。
  近几年来,我市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争取国债、招商引资和申请贷款等多种途径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新建和配套完善城市道路,迅速拉开了城市建设大会战。几年来,全市共完成城市道路建设投资5亿多元,新、改建城市道路153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新建、改造人行道115公里,人行道面积达到278万平方米。
  去年,市政府投资7000余万元,对城区道路进行改造,刷黑城市道路18公里,覆盖银泉大道、淦河大道(包括长安大道路段)、温泉路、文笔路等4条主干道,不仅美化了市区的道路环境,市民出行也更加便捷安全。如今,光洁明亮的的沥青路面成了城市里独特的靓丽风景,改造后涣然一新的人行道使人赏心悦目。

  [2]心系群众 公厕公交终于“通畅”

  一直以来,市民群众对“如厕难”、“出行难”问题反映颇为强烈。去年底,我市投资400余万元,计划在市区新建改建29所高标准公厕。新公厕从规划到选址,从施工到建成,市建委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公厕建在哪、建成什么样?针对新建改建公厕,市建委不单在选址和建设上下功夫,为了规划方案选择,施工人员跑遍了市区每个角落,常常为设计方案的改动讨论到深夜。新公厕面临施工建设了,又遇到了难题:建新公厕,市民十分乐意,但要建在自家门口,不仅市民百般刁难,一些单位也不愿意配合。为此,施工人员又不得不一家家上门做工作。在公厕新建和改建中,施工人员连夜加班加点,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也常常是饥一餐饱一餐,把施工现场当成了家,在紧张忙碌加紧施工,部分新公厕提前在年前正式投入使用。
  “如厕难”问题已经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了,“出行难”又摆在了市建委面前。去年,市建委受市政府委托,通过出让城市公交特许经营权,引进黄石鸿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的资金与管理,发展我市公共交通事业。元月1日,市区首批80台豪华大巴正式上路营运,让所有市民惊喜不已,交口称赞。
  在公汽改革的过程中,市建委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为了及早让市民坐上豪华公交,市建委没有退缩,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他们成立专班,加班加点进行清产核资,制定职工安置方案。为了做好个体中巴车主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专班人员经常上门做宣传解释工作,有时一户人家要跑上十几趟。但是改革毕竟只能维护大多数人的合法利益,由于无法满足部分个体中巴车主的过分要求,他们携家属多次上访,情绪十分激动,有时把工作人员堵在办公室里不让吃饭和上厕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市建委员干部职工耐心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改制任务。
  如今,一台台崭新的公交车,在城市里穿梭,成为市区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

(人民广场俯瞰)

  建设大厦

长安大道

  [3]千辛万苦 居民生活日渐方便

  “自来水公司吗,我们这里停水了”、“我们小区的水管破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白天黑夜,自来水公司大大小小的安装、维修、抢修施工总是接连不断,无论夏季施工酷暑高温难熬,还是冬季抢修严寒刺骨难耐,或是遇到停水、供水设施破损的事件发生,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市民排忧解难。
   温泉城区供水管网由于多年来一直无资金投入进行建设和改造,城区供水存在供水管网压力不足、供水管网供量不足、管网材质严重蚀损、管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市民长期存在用水难、吃水难、水质不优的难题。自2003年起,市自来水公司顶着长江引水工程建设的巨额债务,自筹资金开始进行城区供水主管网改造工程,先后完成了桂花路、茶花路、银泉大道等路段的铺设任务,把优质的长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千家万户。
  市自来水公司在自身经济十分困难,人平工资不足600元的情况下,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400多万元,进行长江产业园区的供水管网建设;通过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工程,已累计为破产、改制企业和供水矛盾突出的居民小区,减免水费及水改费用近2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市区经济发展,方便了市民生活。
  正是自来水人的这种奉献精神确保了市区正常优质供水,赢得了群众的良好口碑,树立了服务的良好形象。

桂子飘香

淦河新貌

  [4]不畏艰难,城市管理渐入佳境

  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当人们还沉浸在温馨的梦乡时,环卫工人们已经来到了大街上,挥着手中的扫帚,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他们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70多岁的张大爷和老伴,在温泉集贸市场附近住了已经有20多年,每天早上都要出来到街上走一走。对于城市的环境变化,他们再熟悉不过。老人指着集贸市场外一段路说:“过去这里是最脏的。不是卖菜人把菜叶、瓜皮留下,就是居民‘高空作业’把垃圾扔下来。现在这里焕然一新,添置了垃圾桶,每日的垃圾随时清运,没有蚊蝇。现在走过这里,心里别提有多舒服了。”
  环卫工作是个又脏又累的活,由于世俗观念的缘故,常常被一些人看不起,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工作,却涉及到千家万户,与广大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着城市精神风貌。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卫工作任务也逐年增加,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为提高环卫保洁质量,在往年保洁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保洁面积,做到城区建设到哪里,环卫保洁到那里。不断扩大全日制保洁面积,延长保洁时间。环卫保洁质量逐年上升。几年来,市区共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进行了市容市貌相关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改造,市环卫部门推行了街长负责制和主街道作业“两班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清扫、清运和保洁力度,主要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加强了市民生活垃圾管理,自去年12月份起,市环卫部门在温泉城区推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化管理,沿街门店全部实行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初步实现了垃圾不落地,环境卫生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市环卫局负责人胡延华同环卫工人一起长期坚守一线,常常夜不成眠,身体也被拖垮了,不得不住院治疗。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近几年来,市区大力开展“治理脏乱差、创建文明城”活动,加大了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城市面貌发展了显著变化。
 市城管局克服经费不足、装备落后等诸多困难,强化措施,下大力气整治城市脏乱差,出店占道经营、乱摆乱设等不文明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使城市市容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市城管执法人员为打击夜晚违章运输倾倒渣土行为,常常在寒风或热浪中一等就是大半夜。在市容整治中,先后有16位城管队员累病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大半的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遭过暴力抗法人员的攻击,其中有6人住院。他们放弃无数个双休日、放弃了陪爱人、陪孩子的时间,无怨无悔地工作在一线岗位上。
 随着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城市管理也呈现出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良好势头,城市管理逐步向社会化、规范化,市容市貌清洁亮丽,秩序井然,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市民素质也有明显提高。
  在城市建设中,还有着更多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城建人,他们是我们城市建设大军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为改变家乡面貌不畏艰难付出勤劳的汗水。
  华灯初上,夜色中的咸宁更加璀璨绚丽,如诗如画,更加增强了全市人民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咸宁这座年轻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文明城市,正踏着时代的节奏,阔步迈进。

记者 程统  特约记者 刘工  通讯员 王涛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liji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又是梨花盛开时
下一篇: 茶乡采茶忙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