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寿武
清明参观“131”地下工程
外出安徽铜都学习
阅览室
张公中小学位于“斧头湖”湖畔,与“桂乡大道”毗邻。学校创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75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约4600平方米。校园文化氛围浓郁,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区”分立,环境舒适,是学子求学的理想处所。
改善硬件设施,助力教育质量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六年前简陋而陈旧的办学条件令师生都颇感彷徨,借着国家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我校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改善硬件设施。目前,学校各功能室齐全,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了理化生实验室,并设置了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部室,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学生食堂、寝室的改造完成,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极大的增加了师生的自信心,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狠抓教师培训 加强队伍建设
针对我校近6年新招录老师较多的特点,我们以“一摸、二扶、三带、四压、五举”为措施,实施教师培养五年计划,即:第一年摸底,第二年帮扶,第三年带徒,第四年压担子承担重要任务,第五年举荐为骨干教师。采用校本培训的模式:组内互动、骨干带动、校际联动的形式,把教研、教改、培训与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形成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深化家校联动 开创和谐局面
针对农村学生家长对“家校共建”意识薄弱的现实,为改变这种不良状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学习情况,分享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开创家校共育新局面。我校经过全方位、多层面的努力,使“家校联动”模式不断深化,在了解学校和家长的需求的基础上,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家长会,呼吁家长理解、支持学校教育,关注孩子、尊重教师。学会科学的育儿知识,紧密亲子关系。
开展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社会实践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举措,将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更会推动学校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
为此,我校每年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每年三月的“雷锋活动月”,我们都会组织团员代表去官埠桥镇敬老院开展义务清洁活动、送文艺节目慰问老人等,每年的清明节,我校也会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到“131地下工程”及“汀泗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凭吊先烈。每年春季,学校还会精心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徒步负重去梓山湖进行露天野炊、乘坐大巴去汀泗星星竹海、马桥油菜花基地和金桂湖,带领充分感受家乡美景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关心下,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教研教改工作、教师培训、德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推动了学校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张公中小学将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相信张公中小学会成为咸安北大门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教育的沃土上培育更多的桃李。(通讯员 陈海欣 黄琴)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实验小学:规范校本课程管理 打造实小特色品牌
下一篇:
“喜迎十九大寻找童心最美声音”总决赛在温泉华大天童幼儿园成功举行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陈希子报道:4月1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主办的“法治进校园”全国宣讲活动咸宁站启动仪式在咸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