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迎来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以及与公民使用互联网的频率位居世界前列。
当代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人口规模巨大,而他们大部分都是在1998-2006年期间出生的,可见“00后”群体逐渐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主力军。可以说,大部分“00后”大学生见证了互联网时代的兴起蓬勃。在这样的时代下出生、成长的他们接受各种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快,获取信息的速度、途径也更广。所以在互联网世界下成长的他们,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也更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变化性也更大。
较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非法学学生容易存在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相对薄弱,缺乏法律信仰等情况,导致他们出现法律素养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一群体,作为高校教育者更应该抓住时机、抓准他们的特点,加强法制教育、普法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他们的引路人。
一、 “互联网+”时代下“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分析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开始于2000年。自此以后,互联网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各行各业。到2012年,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可以说,“00后”是互联网崛起的见证者和亲身经历者。所以互联网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工具,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而大部分“00后”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网络媒介素养较为薄弱。所谓网络媒介素养,是指对网络认知与解读批判意识、网络安全伦理道德以及个人运用网络进行创新发展能力,具体包括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知识合理合法的网络行为、网络道德规范等。不少“00后”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缺乏自我管控能力,甚至会出现网络成瘾现象。由于自身网络安全素养过于薄弱,每年不少大学生都深陷网络诈骗的漩涡。在网络舆论来临之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不少“00后”大学生容易被带跑、带偏,容易受到影响,发出偏激的言论。社会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以及辩证判断能力不够成熟,这些都是导致“00后”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相对薄弱的原因。相较法学专业的学生,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导致其法律素养严重缺失。综上所述,提高“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法律素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普法教育迫在眉睫。
1、 “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知识过于欠缺
在过往的基础教育中,无论是“00后”还是“90后”,几乎没有接受过针对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仅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偶有涉及,这些并不是专业系统的法律教育。进入大学之后,除了法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高校并未对其他非法学学生开设专门的法律课堂。甚至很多非法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没有系统地进行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在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过往求学经历中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律教育。这就导致当代“00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过于欠缺。
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当这些“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极容易掉落不法分子的陷阱。在网络飞速发展的现在,网购成为了人们购物的热门渠道,在当代“00后”大学生中尤为明显。但由于生活费有限,不少大学生开始使用网络金融平台借款消费。不少大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储备,不知不觉中就掉入了陷阱之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在参加暑假工、参加培训期间,被用人单位骗取高额费用。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当代“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知识过于欠缺的典型表现。
2、“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法律意识相对淡薄似乎是在“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近些年时有发生的青年学生犯罪案件就是当代未成年、青年人身上法律意识淡薄的结果。
互联网如此普及的当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所产生的问题,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只会无限放大。2019年,一位“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在无授权的情况下,私自运用了他人的音乐作品,用于自己的直播之中。这种未经授权的二次使用行为,对原创音乐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涉案金额达到了量刑的标准。而这位大学生在被发现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当代“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意识相对淡薄问题如果得不到好的解决,类似这种“不懂法犯法”事件可能还会不断增多。
3、“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认知存在偏差
法律是全体人民的法律,它为全体人民服务的同时也制约着我们。但是一些人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不会选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似乎把自己置于法律保护之外。
二、 “互联网+”时代下“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0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了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发展与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因此在对其进行法律素养提升时,可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以及他们的性格特质,以此为契机来进行法律素质的提升教育。
1、加大对法律基础课的投入,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应当加大对非法学专业的法律基础课的投入以及重视程度,相应的增加一些课时。并且在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型尝试,例如组织开展校园模拟法庭。校园模拟法庭的开展一般常见于法学院,学校可以将其拓展到各个专业。高校可以每年组织每个专业开展一次校园模拟法庭,并且邀请专业的老师前来指导。另外,课外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教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去附近社区,与当地民警或政府机构一起开展普法活动。这种实践性活动更容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趣味性,让各个专业的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法律知识。
2、将法律元素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
高校应当整合校内外资源,组织教师积极探索各专业中与之相关的法律元素,并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将法律元素融入到日常专业教学中去。除了专业课的教学,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选修课、法律讲座等等。
3、 运用互联网工具,加强学生的法律教育
对于当代“00后”大学生来说,手机、电脑等互联网工具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查询有关法律的相关信息。所以高校可以及时关注近期新闻、人民网、微博热搜的热点时事,然后将其融入法律元素,在校园网上用学生喜欢的口吻制作成视频或文章。在每年一度的法律周里,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例如:在网上发布法律知识有奖竞猜、闯关活动,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普法教育。
三、 总结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针对“00后”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普法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要以符合时代特征,遵循现代年轻人的思想特征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提升。相信只要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全民懂法,全民遵法”的良好局面。
(焦晓飞 刘苏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作风建设重在化风成俗
“结合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全国企业使用互联网占比99.5%,进行信息化建设超80%,但接入工业互联网的仅约15%。发展工业互...
新华社记者罗沙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设立以来,审理了一批具有规则引领意义和重大影响的案件,探索了一系列“网上案件...
每天,海量数据流动在世界规模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上。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创新和服务持续改进,各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网络发展数据,让人们再次看到了互联网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同时,多种数字经济技术与传统产...
坐上操控台,眼前的屏幕实时显示码头堆场上集装箱的位置,动动手柄和按钮,集装箱就装卸好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为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水平,日前,银保监会发布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以下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以下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内容管理从业人员(以下简...
下一步,要加快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务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在新变革中构筑新优势。据了解,此次大会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