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咸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04-07 08:40

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一系列关乎国家发展、民生福祉的政策方针和重要指示如春风化雨,滋润着各行各业。作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并融入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推动地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两会强调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在咸宁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实用人才

两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产教融合纵深发展,这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而言,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路径。学校积极与当地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构建紧密合作关系。以与咸宁当地新能源企业合作为例,双方共同开发契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企业技术骨干走进校园,为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学生则定期前往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运作,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学校在产业学院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联合咸宁的特色产业,如茶叶、竹制品加工等,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学院。在产业学院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教学活动,共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例如,在茶叶产业学院,双方共同制定了从茶叶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课程体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和设备,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参与实际生产操作,有效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企业定向培养了所需人才,促进了地方产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学校依托咸宁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2024年,学校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达4911人次,为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881.76万元,企业(准)捐赠设备价值1415.50万元,校企联合申报科技成果数46个,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基地总数284个,其中校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实践基地62个,校企合作力度、合作深度和广度得到多维度拓展,已建立起本地产业人才储备和企业用工保障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竞争力

两会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把强化学生技能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开始接受基础技能训练,包括钳工、车工等传统技能的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引入先进的数控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课程,并通过校内实训中心的现代化设备进行实操训练。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近年来,咸宁职院学生在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在2024年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以84.6的总积分获全省高职组第5名;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教育与体育赛道(小学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组)争夺赛中,荣获团体银奖1项。这些竞赛不仅检验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通过备赛和参赛,学生们接触了行业前沿技术和最新理念,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自身竞争力。

学校还大力推进“技能校园”建设,围绕技能体系、技能平台、技能名师、技能服务、技能教学、技能文化、技能评价七个层面,全面绘制“技能图谱”。形成“技能案”建体系、“技能课”打基础、“技能考”明方向、“技能赛”淬技能、“技能证”促就业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梳理和整合专业技能资源,建立“基础+核心+拓展”专业技能体系,完成涵盖8个专业大类的技能微课资源建设,梳理专业技能点2098个,实现1993个技能、素质成果学分转换,惠及学生649人次。

三、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发展

两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学校开设了一系列涉农专业,如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等,并与咸宁的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在一些村,师生帮助茶叶种植户改进种植技术,提升茶叶品质;为养殖户提供科学养殖方案,解决疫病防治等问题。

学校积极投入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农村电商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咸宁职院电商专业教师深入农村,开展电商培训,帮助农民掌握网络销售技巧,开设网店。许多农民通过学校的培训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拓宽了收入渠道。同时,学校鼓励学生投身农村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自2017年启动以来,已为咸宁6个县(市、区)培养致富带头人、创业合伙人、基层治理接班人等三类人才共计2310人,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一村多”毕业生在乡创业占36.28%,涌现出众多创业典型,获各类创业竞赛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6项,在咸宁产业振兴中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学校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强党建,促引领,谋长远,开新局,用真心,做实事。2024年,投入帮扶资金4万余元,采购优质水稻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队员下沉到各组,帮助劳动力少的农户插秧;年底以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余粮4万余斤,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举办马港镇天麻种植培训班,遴选三户村民试种天麻,助力村民增收;完成集中安置点的排水设施改造;开展消费帮扶,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通城县农副产品33万余元,帮助金山村民销售牛肉、猪肉、鸡鸭等农副产品价值21万余元。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两会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教师素质。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教育教学前沿理论。2024年,学校组织23人参加完成国培、省培,101人参加岗前培训,全体教师均参与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中寒暑假教师研修,251人参加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等多种培训活动。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授到本地的软件开发企业挂职,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将企业的实际项目经验带回课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学校积极引进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担任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指导。2024年,学校聘请兼职教师42人,承担教学课时共计3602学时。通过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还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制度,实施双师素质强化工程,依托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借助“双百工程”、国培计划以及各类竞赛等多元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实践锻炼,定期派遣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各类培训、考察、交流和岗位任职等活动,切实落实国家针对职业院校教师所提出的五年内累计六个月实践时长的要求,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全国两会精神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咸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咸宁职业教育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在两会精神的光辉照耀下,推动咸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马芬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刻领会人民城市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