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4-12-09 10:19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当今社会,不仅要求职业院校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他们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一、思政教育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联系

(一)思政教育为社会责任感培养提供理论基础

思政课程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等丰富内容。这些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道德规范等,使学生从思想层面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重要性。例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学生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进步紧密相连,从而激发他们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是正确的价值观。思政教育通过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职业价值观,这些都是社会责任感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当学生秉持正确的价值观时,他们会在面对社会问题和职业选择时,自觉地考虑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

(三)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促进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思政教育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还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实践环节。这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机会,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能够为改善社区环境、帮助弱势群体做出贡献,从而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效

1. 思政课程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开发了一些特色校本思政课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奠定了课程基础。

2.教学方法有所创新

许多职业院校思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其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使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深化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

3.实践活动日益丰富

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企业实习等活动。这些活动拓展了学生的社会视野,增强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存在的问题

1.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

在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较少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针对性不强。

2.学生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认为思政课程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作用不大,对思政教育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态度影响了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

3.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评价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社会责任感的养成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这使得思政教育难以准确衡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成果,也不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加强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策略

(一)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1.课程设计融合

在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思政元素,将社会责任感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例如,在工科专业课程中,介绍我国科技发展历程和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奉献事迹,培养学生的科技报国情怀和创新责任意识;在商科专业课程中,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诚信经营、服务社会的理念。

2.教学团队协作

建立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团队协作机制。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指导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时,思政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思政教师也可借助专业案例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1.加强职业规划引导

将思政教育与学生职业规划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是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在职业规划课程中,介绍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员工在职业晋升中的优势,使学生明白思政教育对个人职业成长的长远意义。

2.榜样示范激励

邀请优秀校友、行业楷模等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和事迹分享会。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故事,向学生展示社会责任感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三)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指标

建立涵盖理论知识、实践表现、日常行为等多维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除了考核学生的思政课程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如是否遵守社会公德、是否关心集体和他人等。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注重思政教育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和社会责任感养成情况。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

四、结论

在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思政教育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联系,正视当前职业教育中思政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可以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社会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社会责任感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胡望波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hefan

上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刻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
下一篇: 金土皓:口德影响命运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