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理论探讨 >> 正文

新时代如何有效开展基层精准宣讲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7-24 09:47

核心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思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有效开展基层精准宣讲提供了根本指针。精准宣讲就是推动实现理论供给与百姓需求精准对接,使基层宣讲体现时代性,尊重差异性,强调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一要架好连“心”桥,营造宣讲微场景,精准把握基层群众的理论需求;二要念好“+”字诀,让理论宣讲插上翅膀,使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生活;三要拍好微视频,使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主要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健全机制,聚合人才,精准打造宣讲队伍;二是区分层次,丰富形式,精准开展宣讲活动;三是创新载体,做好结合,精准完善宣讲阵地。

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维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近年来,在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基层活动中,湖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自觉运用精准思维,积极开展基层精准宣讲,通过架好连“心”桥、念好“+”字诀、拍好微视频,以微场景折射大时代、以微故事诠释大道理、以微视频产生大共鸣,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百姓心坎里、浸润百姓心田中,受到了普遍好评,先后被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宣讲报告,全省优秀志愿宣讲团队和优秀社科专家宣讲志愿者,李旺珍副教授所作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登上2022年12月15日的央视《新闻联播》。

一、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的根本指针

始终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为此,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思维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有效开展基层精准宣讲提供了根本指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1.),多次强调“精准是要义”(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75.),要求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N].人民日报,2022-03-02.)他高度重视精准思维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广泛运用,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在社会治理领域要“像绣花一样细”;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和世界科技前沿领域,“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突破发展瓶颈制约的创新路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我们认为,精准思维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问题导向,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精细”,在“精细”的要求下做到“精准”,以不断提升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基层理论宣讲中,自觉强化精准思维,积极开展精准宣讲,成为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抓手。精准宣讲就是推动实现理论供给与百姓需求精准对接,使基层宣讲体现时代性,尊重差异性,强调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一要对准焦距,精准把握基层群众的理论需求;二要找准穴位,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三要抓住要害,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二、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的具体做法

1.架好连“心”桥,营造宣讲微场景,精准把握基层群众的理论需求。

积极架起群众与理论之间的连心桥,精准掌握百姓的需求,主要做法有:一是在志愿服务中体察百姓需求;二是在专题调研中把脉百姓需求;三是在榜样示范中提升百姓需求。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只有跟乡亲们坐在一条板凳上,用心倾听他们的故事,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才能让党和政府的声音更好地传递到他们的心坎上。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宣讲活动,大家觉得找到了“三真”:发现了很多真问题,寻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真办法,获得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真收获。

2.念好“+”字诀,让理论宣讲插上翅膀,使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百姓生活

理论需求植根于群众、生长于社会。近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认真念好“+”字诀,切实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理论宣讲插上翅膀,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第一,做好“+宣讲”,让理论宣讲“见缝插针”。

一是“党建+宣讲”。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落实第一议题搞好理论宣讲;二是“调研+宣讲”。在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中,结合发现的问题开展理论宣讲;三是“服务+宣讲”。在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中,结合政策宣传穿插理论宣讲。

第二,做好“宣讲+”,让理论宣讲润物细无声。

一是宣讲+送良策。及时把宣讲成果转化为当地党委政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策;二是宣讲+送医药。既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困惑,也帮助群众解决身心疼痛;三是宣讲+送文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身边故事,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我们的体会是,作为基层宣讲专家要做到“四会”:会讲群众语言,会说群众故事,会做群众工作,会解群众难题。在各类宣讲中,我们以“小切口”解读“大问题”、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使“配餐”与“点菜”相结合、互动与交流相辉映,使理论话语体系转化为百姓话语体系,努力做到把问题讲明白、把理论讲透彻。

3.拍好微视频,使线上线下同频共振,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坚持挑选典型场景,拍好宣讲视频,做到“线上”学思用贯通,“线下”知信行统一,实现线下线上同频共振,奏响理论宣讲最强音。我们先后在省社科联科普部的精心指导下,拍摄了“药谷飞歌”“建在林上的村庄”等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等系列短视频,其中,组织拍摄的“追梦千家峒”宣讲短视频荣获全国最佳视频制作奖。

三、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的主要体会

多年来,在开展基层理论精准宣讲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新时代开展基层精准宣讲,主要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健全机制,聚合人才,精准打造宣讲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准确地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社科知识有效传达到基层群众中去,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宣讲队伍。近年来,通过精准选拔、分类培养、强化培训,打造了一支语言接地气、宣讲入人心的宣讲队伍。

第二,区分层次,丰富形式,精准开展宣讲活动。

把党的创新理论和社科知识讲到群众的心窝里,必须充分掌握群众需求,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通过领导干部“领讲”,破解“下不去”的难题、基层群众“点讲”,破解“用不上”的难题、宣讲骨干“单讲”,破解“听不懂”的难题、专家学者“深讲”,破解“讲不透”的难题等多样化的宣讲方式,确保宣讲内容精准。

第三,创新载体,做好结合,精准完善宣讲阵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念好“+”字诀积极开展搭车宣讲,做到“线上”学思用相结合,“线下”知信行相统一,实现线下线上同频共振,确保宣讲载体精准、阵地精准。

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今后,我们将继续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准确、讲透彻、讲鲜活、讲生动,不断增强基层理论宣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成为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方卫兵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一代宗师金土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下一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