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一事,山西某市相关 人员被问责入刑,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也被约谈。值得注意的 是,这是该市去年 1 月之后的第二次约谈,背后折射出履职不 力、敷衍整改的问题,令人警醒。
环保整改既是群众呼声,也考验为政担当。然而,在一些 地方,“整改压力”沦为“造假动力”:将空气监测站设在公园,把 喷雾炮贴身服务监测点,甚至用棉纱堵塞采样器……这些做 法,用尽了心思,却没有用对地方。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和单 位没有树立新发展理念,笃信“只要监测数据好看,政绩就漂亮 了”。整治空气雾霾不到位,就会使当地政府公信力沾染“雾 霾”。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防治既是历史使命,也是现 实责任。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地各部门理应压 实责任,让环保高压线永远带电,对数据造假者敢于亮剑,才能 彻底治理“污染源”,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别把“紧急”用滥了
下一篇:
“生态小公民”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