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华北平原的 部分农村走访调研,了解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情况。一些 整治之后的农村,村容村貌有 了明显提升。但是,在整治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得不重视 的问题。
比如,在全面整治工业源、 农业源、生活源等污染问题时, 部分农村环境不佳的养殖场被 淘汰、拆除,短期内虽未对生猪 禽蛋供应产生较大影响,但整 治时间长了、范围广了,就有可 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产品 供应,还会影响养殖户的家庭 收入。 所以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工作绝不能一禁了之。一方面, 要加大整治、督察力度,让更多 农村地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另一方面,也要充 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帮助 农民平缓度过环境治理带来的 阵痛。
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导 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主 动吸引资本、技术向农村养殖、 种植污染防治领域集聚,实现 农 村 养 殖 业 的 规 模 化 、集 约 化。同时,依托第三方环保专 业企业提供养殖污染治理技术 与服务,让返乡创业的农户能 够安心、专心地把养殖经营搞 好。
其次,要从制度设计上下功 夫,提供农村种养产业所需的公 共服务,帮助相关农村度过转型 阵痛期,构建农业污染治理服务 新业态,不能仅仅是“关门大吉” 式的“堵”污染。
最后,要构建“主体明确、权 责分明、从量计征、服务专业”的 完整制度体系。立足当前农村 种养产业发展瓶颈与诉求,考 虑农产品市场规律和农业民 生保障功能,充分发挥财税手 段在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与建 设领域的调节作用,利用财政 政策工具促进农村环保产业 发展。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央企应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下一篇:
乡村振兴不是“去小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