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教育随笔 >> 正文

美的奔赴,从无终点 ——咸宁市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感想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10 10:43

咸宁市教科院艺术教研员 阮媛

当最后一首乐曲的余音在赛场散去,当最后一幅画作的色彩定格在眼前,我的心中澎湃难平。这不仅是一场基本功的竞技,更是一次全市美育力量的盛大检阅,一次关于“美”的酣畅淋漓的绽放与奔赴。

从2016到2025,十载春秋,这项赛事早已超越单纯的竞技,升华为一场三年一度、令人期盼的美的盛宴。在这里,美是如此的酣畅淋漓——它化作音乐师者如张婉湘、陈若苇、陶靖雯指尖流淌的乐章与心中飞出的歌;它也成为美术师者如王珍、叶浪、吴娇笔下灵动的线条与色彩交织的画卷。他们,以及每一位在此登台的同仁,都以最饱满的生命热情,在这方舞台上尽情挥洒,共同汇成了我市美育星河中最为闪耀的星辰。

这场 “美”的盛宴中,最先打动我的是专业技能的扎实精湛。音乐赛场,一位老师指尖在琴键翻飞,《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让我红了眼眶;声乐老师唱到动情处,台下忘记鼓掌,只剩婉转歌声萦绕。美术赛场像个奇妙世界:有人铅笔线条一笔到位,人物瞬间鲜活;有人调色盘轻混,色块便有了层次;手工区,老师用本地竹篾编篮,缀上纸梅,说要教孩子 “把家乡的美握在手里”。我知道,这份 “酣畅” 并非偶然 —— 是深夜反复练习的琴键,是画废的一沓沓画纸,是磨破手指仍不停的手工。

若说专业技能是美育的 “骨”,教学智慧便是让骨架生出血肉的 “魂”。说课环节最让我期待,这里的美育早已跳出 “教音符”“教涂色”。有音乐老师带孩子去梧桐树下听风声,教他们唱 “树叶的歌”;有美术老师教画《清明上河图》前,先讲画里的市井故事;还有老师把非遗剪纸带进课堂,让孩子剪出家乡老戏台。每次听闻,我都忍不住点头 —— 这 “淋漓” 是教育智慧的火花!原来 “以美育人” 从不是纸上字,而是走进课堂的真切实践。

最让我心头一热的,是 “美” 背后滚烫的教育初心。比赛前一天,走廊角落有年轻老师攥着皱巴巴的教案,反复念叨 “要多问孩子一个问题”;美术老师赛前不停调颜料,说 “要让孩子看见最正的红色”;评委点评时格外温柔,细指不足、笑赞妙想。从这些细节里,我看到的不只是对比赛的认真,更是对艺术的痴迷、对孩子的关爱。这份 “酣畅淋漓”,是抛开琐碎与疲惫的纯粹投入,是 “想把最好的美给孩子” 的担当。

比赛会落幕,可美育之路永无止境。走出赛场,我想起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拿画笔的兴奋、跑调却认真的歌唱。我告诉自己,不能让赛场的 “酣畅” 只停留在这几天 —— 要把激情带回课堂,带进每节音美课。下次教唱歌,多带孩子听窗外鸟叫;下次教画画,多讲家乡故事;下次见孩子 “奇怪” 的画,先蹲下来听他们说 “这是我眼里的春天”。

其实美育从不是宏大工程,而是我们在平凡岗位上一次次 “酣畅” 的付出:酣畅地弹琴,让孩子听见美;酣畅地创作,让孩子看见美;酣畅地启发,让孩子懂得美。只要我们守着热爱与初心,每个课堂的晨光、每张画纸的色彩、每声稚嫩的歌唱,都是 “美的盛宴” 的延续 —— 因为美的奔赴,从无终点。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坚守初心,以爱育行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