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昆仑
报载,“女儿嫌我没气质,都不让我送她去学校!”昨日,40岁的田菊(化名)来到汉口轻轨友谊路附近一家美容医院,打算通过美容,换取女儿的尊敬。据悉,13岁的女儿不让妈妈去学校接她,也很少带同学回家玩。这是因为“别人的妈妈都蛮年轻漂亮,可自己的妈妈却……”田女士听了,只好暗自落泪,不得不决定:用美容换取女儿的尊敬。(见2006年8月24日的《楚天都市报》)
可是,女儿,你哪里知道,父母双双都下岗了,不得已靠卖面窝为生,一天至晚,忙忙碌碌,哪里有精力,哪里有心思去打扮、去美容呢?每天三四点钟就起床,养家糊口,哪里有多余钱去长期打扮、美容呢?只要你这么想一想,你还会去责怪母亲吗?即使有时间有金钱去打扮、美容,有时由于天生注定的原因也“美”不起来,你还能责怪母亲吗?还要逼母整容呢?试想想,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子女?哪个母亲不想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为子女“撑面子”呢?
当然,发生了“逼母整容”这种事情,我们不能过分地责怪女儿。如果校园里不掀起攀比歪风,如果社会上不追赶时髦,有谁去为了“面子”而“逼母整容”呢?如果学校里多一些感恩教育,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孝道教育,学生们会如此苛求母亲,嫌母丑家穷吗?正由于该做的没有去做,或者做的不做到位,才误导了一些学生。难怪有的学生刚一踏进初中,就嫌母丑了;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更是嫌母丑家贫了:“我怎么有这样的母亲?我为什么会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就感到低人一等,无法与别人相比。于是,孩子长大了,考上大学了,有文化了,却没了爱心,没了孝心,以至于有的父母已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了。例如有个大学生一年给父母只写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主题只有一个:要钱,要钱挥霍浪费。可是,这样的子女有谁能体谅一下辛酸的父母呢?有谁能体味到父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呢?
儿不嫌弃母丑,狗不嫌弃家穷。既然她是你的母亲,养育了你,爱她,尊重她,孝敬她,是你的责任与义务。即使你的母亲长得丑,也多半是面容上的丑,而面容上的丑美是无法选择的,只要心灵上不丑才是最重要的。面容上的美丑并不能说你的母亲就比别人的母亲差,在你的眼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母亲,是生你养你的那个独特的女性,你从她的身体里来到这个世界,吃的喝的都是她的,世界上只有这样一个女性属于你,你不爱她还去爱谁呢?所以,为人子女,要始终用赤子之心去孝敬父母,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怎么能嫌母丑呢?诸位人子,多体凉一下父母吧,别再让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去“整容”了!
(《南鄂晚报》2006年9月5日第六七连版)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市实验寄宿小学暑期夏令营活动侧记
下一篇:
我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