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科教动态 >> 正文

让鄂高再创辉煌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5-10-17 10:24

今年来,鄂南高中一直在如何让学生有劲头、老师有方向、学校有底气、家长更放心上发力,目标是——

让鄂高再创辉煌

鄂南高中建校41年了,共培养出199个清华、北大的学子,足球队拿过市联赛冠军,还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这些是荣光,但要让鄂高再创辉煌,不能吃老本,得往前走。怎么走?10日,鄂南高中党委书记张海泉接受采访时,认为要靠四件事:盯着学风、管好教风、提升质量、守住安全。

盯着学风:让学生有劲头、有样子

说起学风,不是光让学生埋头做题。张海泉的想法是,“得让学生既学得起劲,又有成长的样子。”

就拿高三来说,不是教师催着学,是有章法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小组组长雷奇华带学生时,会盯着学生做错题复盘,考前还会梳理清单,常说“凝心静气”。

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是让学生沉下心,不慌不忙把知识学扎实。这样的氛围里,学生自然不会懈怠。2025届的皮博努、庞润锦能考上北大,拿“卓越奖学金”,靠的就是这份稳扎稳打的学风。

光靠学习还不够,得磨意志、练协作。今年4月3日,高二1200多个学生开展了一场远足,全程30公里。从学校出发,路过市政府广场、向阳湖文化名人博物馆,一路走一路看,还在博物馆前搞活动、唱国歌。

有位学生说,走在先辈奋斗过的地上,才懂“强国有我”不是空话。10个小时走下来,脚磨破了也没人掉队,班主任说“班级凝聚力比以前强多了”。这就是学风的一部分——能吃苦、能坚持,把这份劲用到学习上,啥难题都能解决。

举办各种活动,是为了让学风更活。4月底开展的“VoiceWave!”英文配音大赛,18组选手演影视经典,街舞社开场暖场,还有英文脑筋急转弯互动。礼堂里灯光亮堂堂的,学生们用声音穿越到不同故事里,既练了口语,又敢上台表现了。

张海泉说:“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确实,学风不只是书桌前的事,也是舞台上的自信。

严管才是厚爱。学校实行了手机入校统一登记保管、课堂全程禁用,斩断电子干扰;通过晨读点名、课前三分钟考勤、缺勤实时追踪,杜绝迟到早退。这些严格的管理举措帮学生养成规律作息与专注习惯。

高一新生刚进来,先练纪律性。今年9月的军训,一周时间里,学生们站军姿、走正步,还跳手语操《万疆》……最后评了“钢铁战士”“优秀连队”,不是为了发奖状,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令行禁止”的道理。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召华说:“把军训里的认真劲、把严管中的专注劲带到课堂上,上课不走神、作业不拖沓,学风的底子就稳了。”

学风还得有创新劲。今年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鄂高第一次参加就拿了好成绩:8个一等奖,蔡祉佑等6名学生还晋级了全国复赛。这不是运气,是学校平时就鼓励学生搞创新,开创新课程,让学生不只会做题,还会思考。这样的学风,才能培养出跟得上时代的学生。

管好教风:让老师有方向、有本事

学生要学好,教师得先带好头。张召华说:“鄂高管教风,不是光提要求,是有具体的法子,让教师知道该往哪走、该怎么干。”

首先得有师德,这是底线。今年9月教师节前,学校召开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大会,邀请市教科院汪永富院长来讲课,说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做于漪式好教师”。还发了“修师德,正师风”倡议书,明明白白说:不许收家长的礼,不许吃家长的饭,不许给学生推销教辅资料。这些不是空话,是让教师记住,自己是“筑梦人”,得守住师德的根。

然后得有本事,教师业务强,学生才能学得多。今年9月,我市开展高中英语及俄语教师技能大赛,鄂高的青年教师张予柔拿了一等奖。她能获奖,不是偶然——学校平时就抓教研,搞“随机化推门听课”,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课讲得好不好,大家一起听、一起评。还有教研会议上提的“项目化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凑在一起琢磨怎么把课讲得更活,怎么让学生更容易懂。

新教师刚来,怕跟不上?学校有“结对子”的法子。今年9月,学校开了新入职及新上高三教师座谈会,8个新教师一一自我介绍,老教师牟寒、优秀青年教师陈涛分享经验。张召华对指导老师提了要求:“要倾囊相授,要精准指导,还要当朋友关心新老师。”这样一来,新教师不用摸黑走弯路,很快就能站稳讲台。

教师不能关起门来教,得出去交流。9月18日,学校7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去崇阳一中搞帮扶。上午开座谈会,分享鄂高在学生管理、教师发展、后勤服务上的经验;下午骨干教师直接上示范课,讲怎么以学生为中心、怎么抓高考重点。课后还一起评课,说亮点、找不足。这样不仅鄂高的老师能进步,还能帮到其他学校,整个区域的教育水平都能有提升——这才是长远的眼光。

学校还为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有“教师发展七大平台”,不管是想评职称、搞科研,还是想提升教学技能,都有路子。教师发展处有关负责人在教研会上说,要搞“阶段化教师发展”,让教师在不同阶段都有目标、有进步。教师有奔头,教得才更有劲,教风自然就正了。

提升质量:让学校有底气、有未来

要让鄂高再创辉煌,最终得看质量——学生能不能考上好大学、能不能全面发展、学校能不能在全省甚至全国有口碑。

张海泉认为,鄂高抓质量,不是只看分数,是走“五育融合”的路子,既抓升学,又抓特色,还抓长远。

升学质量,是家长最关心的,也是学校的硬底气。41年培养199个清华、北大的学生,这是老底子;2025届的皮博努、庞润锦考上北大,拿“卓越奖学金”,这是新成绩。

能有这样的成绩,不是靠“死刷题”,是学校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子:成立了“尖子生培养和高校招生工作研究小组”“生涯规划教育研究小组”,还跟知名高校合作,对接“强基计划”。如教师雷奇华带的学生,不仅盯着课本,还会关注学科前沿,这样才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不只是尖子生,普通学生也能有好出路。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多次拿市冠军,省级比赛能进前六。更重要的是,不少学生靠足球单招、高水平测试,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这些“双一流”名校。

还有其他学科,如今年创新大赛获奖的学生,就算不走高考“独木桥”,也能靠特长打开新天地——这就是质量的多样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光。

体育、美育、心理健康也不能落下,这是全面发展的质量。今年4月到5月,学校开展了第十届体育节,44个班级、880多个学生参赛,有篮球、排球、足球联赛,操场上满是学生奔跑的身影。

5月学校还开展了第四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学生们打卡“30天小确幸”,画“液态多巴胺”流体熊,还有女生心理讲座。边素贞教授跟女生们说“不被定义,闪闪发光”,让学生不仅学得好,心理也健康。

长远来看,鄂高的目标是“建设荆楚一流名校,办学子向往的优质特色高中”。为了这个目标,学校一直在推进体教深度融合,比如足球特色;一直在完善课程体系,比如创新课程;一直在对接国家需求,比如强基计划。

“不是只看眼前的成绩,是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学生。”张海泉说,这样的质量,才能让学校走得更远、更稳。

守住安全:让家长能安心、更放心

不管学风多好、教风多正、质量多高,要是安全出了问题,都是一场空。鄂高抓安全,是全方位的,从身体安全到心理安全,从校内到校外,织了一张“安全网”。

学校有明确的制度,谁该干什么,清清楚楚。今年9月,学校开了秋季学期德育与安全工作会议,定了“学校—年级—班级—寝室”四级安全管理体系。

会上说,要重点抓“交通安全、消防检查、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反诈宣传”六件事。比如防溺水,学校会反复跟学生讲“不要私自去水边”;反诈宣传,请民警来上课,教学生识别诈骗套路——这些不是走过场,是要落到每个环节、每个人身上的。

日常保障也到位,不让安全留漏洞。如远足活动时,交警全程疏导交通,医护人员跟着队伍,家长志愿者在沿途设服务点,送水、加油;学生宿舍管理,会盯着卫生、纪律,晚上查寝,确保学生住得安全;食品安全,学校会定期检查食堂,食材来源、加工过程都要符合规定——这些细节,看着小,却是安全的关键。

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安全的一部分。今年5月的“5·25”活动月,就是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灵。学生们写下每天的“小确幸”,比如“同学分享的零食”“解开难题的开心”,慢慢学会发现生活里的温暖;画流体熊时,把压力变成流动的色彩,心情也会变轻松。还有针对高一、高二女生的心理讲座,边素贞教授教女生们“珍爱自我,守护边界”——心理舒服了,才能安心学习,这也是安全的底线。

法治教育不能少,让学生懂法、守法、会维权。今年5月,学校请了湖北众和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解答学生的疑问,比如“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言论有没有边界”。律师们用“身边事”讲“身边法”,学生听得懂、记得住。

学校还送了《圆圈正义》等书籍,鼓励学生主动学法、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避免犯错。

副校长向阳红在安全会议上说:“要预防在先、消除隐患。”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安全不是出了问题再解决,是要提前防范。只有守住了安全,家长才能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学生才能安心学习,学校才能安稳发展——这是鄂高再创辉煌的基础,也是最不能松的弦。

让鄂高再创辉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盯着学风、管好教风、提升质量、守住安全这四件事的扎实推进。学风正了,学生有劲头;教风严了,老师有方向;质量硬了,学校有底气;安全稳了,发展有保障。

咸宁日报记者 甘青 通讯员 周瑾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宁市教科院 “下沉听课”优化教学
下一篇: 2所学校伙食费“入口率”不达标 咸安区督办校园餐治理工作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