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记者 熊大平 通讯员 余淼)“将纸张对折,再对折……”9月18日下午,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剪纸课开课,湖北剪纸协会会长、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曹小琴老师带领孩子们以红纸为媒、剪刀为笔,裁剪出一幅幅生动作品。这门充满传统文化韵味的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将非遗文化向下扎根。
这也是该校成立剪纸工作坊的一次深刻实践。学校将日常教学与课后托管相结合,剪纸课被写进四、五年级课表,每周一节课,重在剪纸艺术的普及。同时,招募五、六年级剪纸爱好者,在每周四周五课后托管时间,开设剪纸社团,旨在传授剪纸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剪纸艺术。
从活泼的动物造型到寓意君子品质的“梅兰竹菊”;从岁时文化的“十二生肖”到民间故事“老鼠嫁女”。授课老师从最简单的纹样教起,耐心讲解折纸、构图、下剪的每一个步骤。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聆听图案背后的故事,一堂文化浸润的美育课让师生沉浸其中。
此外,剪纸课程还融入了浓郁的地域文化元素。身披桂花图案的玉兔与小鸟对视鸣和、羊楼洞青石板剪影、青砖茶等咸宁文化特色的图案,将本土风物与历史传说化作剪纸语言,使艺术体验成为一场生动的乡土教育。
“看,我剪的大熊猫!”五年级学生金璇姊骄傲地举起自己的作品,黑白相间的团子憨态可掬,线条流畅。“曹老师说我的剪刀用得很稳。”“我的也快好啦!”陈锦言小心翼翼地展开他剪的“生肖龙”,复杂的鳞片和飘逸的云纹在他手中竟也显得层次分明。一时间,教室变成了一个微型的民间艺术展览会。
“剪纸工作坊不仅传承了非遗技艺,更剪出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和创造活力,这正是‘多彩教育’追求的目标。”校长周娟表示,剪纸工作坊不仅是单纯的手工课,更是审美教育、文化传承与乡土文化认同感的融合。未来,学校还计划举办学生剪纸作品展,并与其他非遗项目结合,开设更多传统文化课程,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推普润童心 语通聚合力 咸宁市第二小学开展推普周系列活动
下一篇:
迷彩青春淬意志 飒爽英姿启新程 鄂高召开2025级高一军训总结大会
光明日报记者牛梦笛光明日报通讯员游欢这两年《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的火爆,让传统文...
七夕节这天,光明网联袂酷狗音乐上线网络中国节系列七夕节特别策划——“一夕千念情长相伴”主题歌单。利用数字音乐挖掘传统...
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发行数百个国家,故事、原创、科技水准均获得较大提升传统文化动画题材耀眼夺目作者:胡祥近日,国家广播电...
咸宁网讯特约记者徐大发、通讯员阮绪焕报道:日前,通山县孝和传统文化学校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典礼上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孟祥伟主持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健康咸宁建设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咸宁网...
今年端午节期间,我市各地通过举办龙舟赛、包粽子大赛等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希子通讯员田丽美丽的嫦娥奔月题材剪纸、精湛的竹木雕刻、充满乐趣的提琴戏活动……自9月下旬开始,湖北...
咸宁网讯通讯员邓丹、程宏安报道:10月13-14日,嘉鱼县官桥镇诗词楹联书画学会在官桥镇中心小学、舒桥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
“山东应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现实基础深厚的优势,倾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