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临近,各种暑期培训的招生广告又开始漫天飞舞。走在市区大街小巷,一条条醒目的广告便会映入你的眼帘:剑桥英语、乐器培训、作文辅导……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许多原本只想让孩子在假期里放松的家长们也不禁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开始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培训班。但鱼龙混杂的培训班难免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生怕自己一不留神跳进投机钻营者精心设下的陷阱。
记者目击:培训班广告随处可见
在一些中小学门口、马路边上,记者看到了大量培训班广告。特别是放学时,总会有三五个人手里拿着一沓培训班广告散发给过往的学生和家长,一段路下来,孩子们的手里已往往会拿到一大堆纸片。除此之外,在学校和居民区附近的墙上和电线杆上,也会出现此类广告。
记者发现,这些广告都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吸引家长。如“著名高校教师”、“特色课程”、“专业教育”等等,最后无一例外地承诺“使您的孩子成绩得到切实提高”。
记者了解到,这些培训班多以中小学生为辅导对象。一般情况下,中学生暑期选择的培训课程相对比较务实,多为课程补习、拔高,其中以外语补习较多。而一些小学生的家长则比较热衷于为孩子报艺术特长班。
这些培训班的收费标准大多在180——300元之间,部分艺术特长班的收费较高,一般按课时收费。
家长:三种原因参加培训班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们之所以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培训班,无外乎三种动机:一是放假孩子在家无人管;二是一些孩子面临升学的压力,不得不参加补习;三是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他人。
市实验小学一位赵姓家长称,每年,他都会为孩子报名参加书画培训,今年也不例外。他表示,放假了,孩子一个人在家,实在是不放心,既不敢让孩子出去玩,又担心孩子一人在家不安全,况且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差,在家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根本无心学习。还不如花钱让孩子参加培训班,一来可以学点东西,二来孩子的安全也有保障。
家住潜山路的李女士称,她已经为儿子报名参加了英语补习班。儿子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但他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平时由于学习任务繁重,无法参加额外的补习,趁放假正好可以让孩子专门补习一下。
还有一些家长看到亲戚朋友的孩子都上培训班,考虑到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去,将来可能会和别人产生差距,因此不甘落后地为孩子报名参班。
培训班:短期培训不需要审批
记者随机挑选了一份某中小学生暑期辅导班的宣传单。在宣传单上,不但明确注明了该辅导班所开设的课程及办班特色和优势,还提到该班老师均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咸宁学院”等高校,同时提出培训班的收费标准:小学180元/月,初中220元/月,高中260元/月。
记者以学生家长的身份拨通了该中小学生暑期辅导班的电话,该辅导班的一位车姓负责人称,宣传单上号称的来自著名高校的老师,其实都是在读学生,且多为本地高校的学生,至于宣传单上写明的培训场地——医学院,已因某种原因取消,而最终的培训场地要另等通知。当记者问他是否有办培训班的相关证件时,他直言不讳:“没有,这是学生们举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部门提倡的,不需要审批。”至于相关费用,该负责人表示,费用都是自己定的,但培训班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仅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已。
教育人士:应谨慎选择培训班
市教育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这些暑假短期培训班属私人机构,不在教育局的管辖范围内。针对目前良莠不齐的暑期培训班,家长应了解清楚后再给孩子报名,同时,社会各界包括文化、教育、工商和媒体应携手努力,共同建立一个有效的培训监督机制。(记者 夏咸芳 周萱[FS:PAGE])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暑期培训市场冰火两重天
下一篇:
文状元刘喆:不劳无获 天道酬勤
崇阳县以创建“阅读型校园”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书香氛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
高考结束意味着高中生涯的结束,对所有考生而言,高考是现行政策下的一次成人礼,意味着必须像成人一样承担责任和义务。考完...
合并录取批次、直接招录到专业、一档多投、参考“素质评价”…… 近期,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一...
临近高考,很多家长被孩子情绪感染,也患上了焦虑症。家长该怎么做才能助孩子考试一臂之力?近日,记者采访了鄂南高中资深班...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韬略、引信、斧正”等词的使用概率非常低,成年人的正确书写率亦不高。可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