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煅炼一个人毅力和意志的时候,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考生的心理及高考的发挥。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来临了。笔者日前来到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门诊,采访了心理学专家、主任医师祝家胜。据他介绍,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参加高考,就会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定位:高考在即,摸拟考试,调研考试,各种考试会接连不断,要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评估,预期自己的成绩或名次,既不要好高鹜远,也不要妄自菲薄。
2、增强自信:只要有自信,明白自己的优势,就会达到理想的目标。不要以一次考试成绩或名次的一点变化,就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产生疑虑,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
3、心情平静:要正确认识高考,10年寒窗,高考就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世不公,其实,高考制度是现时变革社会中彰显机会均等原则的重要体现。高考成绩虽然残酷无情,但高考制度是公平而有情的。要保持一种平常、平静、乐观、豁达的心境,你只要调整好心态,好好把握就是了,相信一份耕耘,会有一份收获。
4、注意调节:高考考试时间与平时在校学习的作息时间不一样,要利用好(自己)人脑的生物节律,掌握用脑的最佳效率时期。不要把眼光仅停留在书本上,去参加一些适当的户外活动,散散步、打打球,放松自己的心情,注意睡眠和休息,不随意改变自己的生物钟。要学会掌握技巧,尽可能把握在最佳兴奋时段进场,这样既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又会减少失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配合默契:高考不仅是在考学生,更是在考家长。学生累脑,家长累心。孩子要参加高考,许多家长是陪读或陪到考场,但家长要象平时一样,不必过多的问长问短,过份的关心,这会让小孩感到不安和焦虑,要配合默契。小孩考前一些紧张、焦虑属正常现象,不必为此惊慌,制造紧张气氛。其实,适度的紧张还利于水平的发挥,但如果小孩过度紧张、焦虑,甚或影响睡眠,就要到心理门诊去咨询,切勿埋怨指责,也可讲一些幽默风趣的故事来调节气氛。(通讯员 王天龙)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今年高考首次推迟交卷时间
下一篇:
3大招术助考生高考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