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记者 夏咸芳 周萱报道:春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每逢春节临近,许多出门在外的游子纷纷打点行装,踏上归家之路。然而,还有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不回家过年,这其中就包括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们。为什么他们要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留在学校,他们将怎样过年呢?带着疑问,昨日,记者来到咸宁学院,与那些在校园“留守”的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大学生:不回家过年原因多
在咸宁学院记者了解到,学校三个校区目前还剩70余人,这其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实习或兼职等原因暂时滞留在学校,真正不回家过年的只有咸安校区和中心校区的30余名学生。
在学校宿舍里,记者见到了这些“留守”大学生。谈到不回家过年的原因,他们的答案不尽相同。
05 级计算机系学生陈平就是过年不回家的学生之一,他不回家过年的理由是:回家也是一个人,所以干脆不回去。陈平的父母都在外地做生意,今年由于生意太忙回不了家,而陈平又不想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于是就留在学校。他说,不能回家没关系,在哪过年都是一样的。
与陈平同住一个寝室、家乡远在广西的03级物理系学生傅冠杰告诉记者,虽然父母极力要求他回家过年,但他今年还是决定留在学校。他说,回家的路太遥远,加上自己难以忍受春运期间拥挤不堪的火车,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回家的机会。
在学校里,记者还了解到,多数过年不回家的学生,是由于家庭条件较困难同时路途遥远,考虑到回家一趟光路费就需要几百元甚至更多,所以选择留在学校。还有一部分暂时留校的学生是想趁春节前做做家教工作,等工作结束后就会回家。当记者问学生们每天除了做家教,都在做什么时,学生们说,现在学校里到处冷冷清清,每天也只能看看书、上上网、和室友聊聊天,除此之外,无事可做。在学生们的寝室地板上,还零散地放着几个电饭锅,他们一致表示,有时出去买饭吃太麻烦,不如就自己煮一点面条吃。
家长:希望孩子回家过年
对于这些不回家过年的大学生,家长们的看法和态度是怎样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他们普遍表示,不管自己的孩子在哪读书,逢年过节还是希望他能回家,但对于那些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回家过年的学生,家长们则表示理解和同情。一位李姓家长说,孩子在外地读书,本来家长就很挂念,更何况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当然要一家人团聚。李家长还说,现在还有一些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和亲情观念很淡薄,觉得一些中国传统节日过不过无所谓,反而看重一些西方洋节,他认为这种思想需要转变。另一位家长方女士认为,现在有些孩子独立性较强,做事有主见。理解家庭的难处,利用假期为家里减轻负担,这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还有一部分孩子,单纯只是为了好玩和自由而不回家过年,这样就有些不可理解了。如果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她会十分伤心,她认为因好玩而不回家的学生能够考虑一下父母的感受再做决定。
学校:给大学生们“家”的感觉
在师生们都放假回家的春节期间,学校又是如何安置这些“留守”的大学生呢?咸宁学院学生宿管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在刚放寒假时,就将暂时不能回家的学生集中起来,统一住在指定的宿舍,并及时了解学生不回家的原因。2月13 日后,学校还会将那些不回家过年的学生再集中一次。
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不只是今年,每年寒假期间都会有一些学生不回家过年。为了让这些“留守”大学生能够过一个好年,学校将尽其所能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为了解决放假后,“留守”大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开放了个别食堂窗口,并将平时不允许在寝室使用的电饭锅等电器暂时借给学生,方便他们自己做饭。同时学校还为学生们配置了电视,准备了糖、瓜子等年货,除夕夜,大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就像一家人一样。春节期间,学院领导还会到学校看望“留守”大学生,让学生们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西安大学生办起“破烂公司”业务月收入最高五千
下一篇:
全国相貌歧视第一案:双方都称是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