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名医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科教 >> 科教动态 >> 正文

投资教育:每个家庭必须消费

来源:咸宁日报 时间:2007-01-31 08:53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需求正从义务型转向自主型、由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和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教育支出增幅大大超出其他消费支出。
  居民教育支出猛增,教育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迅速扩大。统计数据显示,1993-2006年十三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不断加快,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呈现大幅提高之势。
  从城镇居民看,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年均增长15.5%,高于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1个百分点。此项支出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由1993年的9.2%大幅提高到2005年的13.8%,平均每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在各类消费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重已位居第二位。
  从农村居民看,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也增长迅速,年均增速达14.5%,比同期人均纯收入增幅高3.4个百分点,所占比重从1993年的7.6%提高到2005年的11.6%,年均提高0.33个百分点,居食品、居住之后的每三位。
  名目繁多的择校费、赞助费步步攀升,成为学生家长沉重的负担。择校费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元,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家长们更是踏破门槛、挤破头,不惜重金让孩子进入名校。
  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加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高校连续扩招,普通中学招生人数和在校人数比5年前都大幅提高,增幅均在40%以上。另一方面是教育负担确实在加重,居民承受能力下降,负面影响在扩大。
  不合理收费屡禁不止,“高价教育”越来越高。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增强自身竞争能力,许多居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家长在自我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子女教育和培养,许多学生平时参加各种兴趣班、竞赛班、提高班的学习,一批示范校的建成扩招,各级公办民助学校增加,改善了学生的就学条件,总体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近年来,不少地区加大了对中小学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形势有所好转,但乱收费现象并未根除。
  教育费用与居民承受能力矛盾突出。 据专家测算,在高等教育中,教育收费的改革使得收费标准提高,不少城乡居民家庭难以承受。据估算,近10年我国大学学费和住宿费平均每年在1万元以上。以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支付能力计算,是世界大学最高水平的3倍以上。在基础教育中,虽然我国已经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教育经费相当大部分由居民个人承担,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尤为严重。由于经费不足,中小学校向学生及其家庭摊派收取各类费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子女教育支出已成为城乡居民家庭的沉重负担。可见,教育费用增长长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就超过了城镇居民承受能力。
  教育支出比重高于一些发达国家。数据显示,美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人均GDP由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时,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比重是有所下降的,且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中主要为文化娱乐和文娱用耐用消费品,教育消费比重相对较低。
  十多年时间,我国大多数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重,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提高速度都大大高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同发展阶段的水平,也大大高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高价教育”日益升温给居民的消费需求带来了不良影响,削弱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急需降温。专家指出,目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的竞争仍在使子女教育费用攀高,这会对家庭消费倾向和储蓄意愿产生重大影响。
  编后:“高价教育”日益升温给居民的消费需求带来了不良影响,削弱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效果,急需降温。专家指出,目前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的竞争仍在使子女教育费用攀高,这会对家庭消费倾向和储蓄意愿产生重大影响。目前,教育乱收费已成为价格主管部门治理的重点之一。配合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严格限定服务收费;研究提出并逐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政策措施;对高等教育培养成本进行全面审核,降低过高的学费标准;继续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坚决制止以改制之名行高收费、乱收费之实的行为。

咸宁新闻网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hongwei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山西两会代表提议:建设山西能源科技大学
下一篇: 西藏:取消计划分配 大多数专科毕业生实现就业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