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专题 >> 正文

咸宁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解读(上)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4-14 16:04:00

凸显山水灵气  

  白云清风,碧水蓝天,身居这样的仙境,幸莫大焉;
  满城青翠,四季花香,徜徉这样的城市,何其爽快。
  “天生的美人胚子!”,“诺大的天然公园!”……荷兰、加拿大等外国代表团来咸宁考察时啧啧称赞。
  仲春的咸宁,灵秀飘逸,分外妖娆……
  自然赋予咸宁宝贵的生态优势,馈赠咸宁金不换的山水资源。在园林城市创建中,咸宁人十分珍视原生态资源的“先天呵护”。
  临空鸟瞰,咸宁是一方翡翠;居高远眺,咸宁是一片绿海。
  咸宁优,优在生态;咸宁美,美在山水。
  “六山一水两分田,一分土地为家园”的地貌特征,成就了咸宁“中国桂花之乡”、“中国楠竹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的城市禀赋和美誉盛名。
  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温、洞奇,丰富的自然原素构成了咸宁城市的天生丽质。
  市区中心,潜山似蛟龙蛰伏,淦河如玉带环绕;香吾山玲珑妩媚,麦笠山绿色如盖。烟柳葱茏,河光山色,温泉城,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一座天然大园林。
  在一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技术指导会上,有专家感叹于咸宁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形象地比喻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
  54.3%的森林覆盖率、32.54%的城市绿地率、357天的优良空气指数……这样的数据,恐怕一般中等城市难以比肩。
  城市的美,在于天然,也在于雕琢。近年来,我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省前列:2008年元月,咸宁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湖北省园林城市称号;2009年8月,淦河中心城区改造项目,喜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咸宁,还赢得了“全国最适宜人居的200个城市之一”殊荣。
  漫步城区,碧水环绕,绿树成荫,淦河沿岸,柳绿花红,绿色走廊,迂回萦绕;街头小游园、小景点和道路绿化带点缀其间;人民广场沁香园桂花飘香;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桂竹长廊依山就势,仿古亭台飞檐翘角,林荫小径纵横交错,满山翠竹摇曳生姿……
  以水为城之源、以文为城之魂、以绿为城之裳、以人为城之本。城与山相依相衬、城与水相融相洽、城与绿相益相彰。
  “巍巍楼宇显山脊,浓浓绿荫映河畔;人居车行小城里,鱼游鸟翔河湖间”。一位诗人赞叹。
  优秀的山水资源,植入精巧的人文景观,既能彰显自然生态的魅力,又能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的内涵,咸宁人更注重城市之韵的“后天培养”。
  天人合一,相生相荣,依山就水,锦上添花,凸显山的秀气、水的灵气——这是咸宁人坚定不移的“创园理念”。
  因势利导,因地生发。潜山,一座平平凡凡的山,高位美化,成了城中胜地;淦河,一条普普通通的河,精妆巧扮,成了闹市仙境。人们不得不由衷感念这个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和建设者。

  家住南昌社区的陈先生,每天早晚总要到泉都公园溜达一圈。“以前除了上潜山,就是逛大街。现在公园修到了家门口,我天天免费逛公园啰!”
  泉都公园是我市去年底新修建成的一大民心工程。公园内,12个以泉文化为主题的精品园林点缀淦河两岸,让自然美与人工美交融组成的瑰丽画面,构成美仑美奂的园林景致。
  淦河是温泉的母亲河。近几年来,我市投资近10亿元,治理淦河,美化淦河。河上新建了截污管渠,实行雨污分流,关停搬离了沿岸污染企业,建成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温泉污水处理厂,使河水从源头上变清了。
  错落在假山间的休憩亭、崭新的塑木栈道等等让人恍若置身仙境。
  清淤河道,新修引水渠、泄洪闸、橡胶坝等,使水流更通畅。市园林部门结合沿岸地形地貌,依山就势,将地势平缓地建成广场,小岗地建成游憩带,低洼地建成湿地公园,小山体建成小游园……昔日的“排污沟”变成了市区的“玉带河”。
  这两年,我市斥巨资对潜山进行改造,美化亮化。潜山路灯亮了,道路刷黑了,潜山国家森林公园门楼、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起来了,夜幕下的北广场更是灯火璀璨、“城中绿肺”爽心怡人。
  沿着蜿蜒曲折的木梯拾级而上,九曲长廊依山而建,精致典雅;亭台阁楼造型别致,林荫小径纵横交错,各式花卉点缀其间,潜山森林公园,美景佳境,宛如画廊。
  “几年前来潜山,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山,没想到现在变成城中花园了!”4月7日,已从咸宁学院毕业三年的李飞,重返潜山游玩时赞叹。
  增绿补绿,大量植绿,引绿进城,以绿为裳,咸宁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自己的家园进行“绿色注册”。
  没有绿色的城市,只不过是水泥的森林;没有园林的城市,就是了无生气的砖瓦世界。
  按照“显山露水,山水绕城”的构想和“山水桂城”的城市特色,采取“点线面结合,增绿与补绿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园林绿化指标逐年增长。近年来,全市共投入园林绿化资金4.5亿元,新建公园、广场11个。截至2010年底,咸宁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6%,建成区绿地率32.54%,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36平方米,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公园绿地建设是最大亮点,相继完善了香吾山公园、十六潭公园、潜山森林公园,并在潜山森林公园内新建了一个面积40公顷的植物园,新建了淦河公园、桂花公园、月亮湾公园、泉都公园、淦河东西游憩带、青龙山公园等9个公园,并建成了一批街道小游园,使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70%以上。
  全市着力抓居住区和附属绿地建设,开展创建省、市级园林式单位(小区)活动,推进绿化进小区、进单位,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绿地率审核,保证各建设项目绿地率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和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均到95%以上。
  道路绿化美景迎客。桂乡大道、银泉大道、贺胜路等将道路绿化与公园、河道、自然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极具地域特色的绿道网络。让市民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绿道中休闲、健身,走向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保护绿化成果,园林管理部门成立了绿化养护工作专班,建立了养护管理量化考核机制,按月进行考核机制,奖优罚劣,确保了养护质量;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绿地认建、认养,组织和发动全市种植“青年林”、“三八林”、“成人仪式纪念林”、“新婚纪念林”等,不断扩大绿化管养的影响力度,充分发动广大城市居民爱绿、护绿、保绿意识,确保了绿化树木的成活率和完好率。
  从今年开始,我市把三月定为“春季植树月”。通过植树月活动,大量引绿进城。据统计,我市栽植了近万棵桂花、三角枫、枫香等乡土特色大树,并配植红枫等彩叶树种,在城市重要节点,小公园、道路旁栽植了重阳木、朴树、枫香等乡土特色大树,营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
  从见缝插绿到规划建绿,从单一的绿量增长到兼顾生态园林景观,咸宁的绿化,实现了量的突破,质的飞跃。
  春到鄂南,绿满咸宁。咸宁,依托独特的生态禀赋和灵山秀水,以锦绣的章节,对自己的城市进行“绿色注册”! 

         (记者  刘文景  饶洪斌   朱哲  通讯员  宋志强)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我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掠影(组图)
下一篇: 咸宁市迎接省级文明城市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