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咸宁市第四次党代会专题 >> 新闻动态 >> 正文

各代表团讨论党代会工作报告侧记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12-18 23:12:00

赤壁代表团
做强发展实力 做优发展质量
记者 刘子川

  16日至17日,赤壁市代表团讨论会场气氛热烈,“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成为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代表们一致认为,黄楚平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咸宁近5年的工作总结得客观全面,并结合实际,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的奋斗目标,措施具体、操作性强,整篇报告站得高,看得远。
 江斌代表说,报告让人充满希望,信心满怀。赤壁要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构建美好幸福咸宁中,挑重担、扛大梁、作贡献、勇担当。未来5年,赤壁将以工业兴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开放活市、人才强市为工作抓手,把赤壁建设成实力之城、开放之城、魅力之城、活力之城、人文之城、幸福之城,GDP年均增长24%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7%左右,到2016年,该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45平方公里。
 徐德福代表认为,报告中提到“着力构建有利于跨越发展的教育体系”,赤壁教育部门将进一步推进城乡学校布局一体化、城乡教师配置建设一体化、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等7项工作,实现赤壁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
 余进代表结合“生态咸宁”,提出可坚持以林为本,大力植树造林,实行“三分造林,七分改造”,做到“当年砍,当年补”,对于乱砍乱伐者,严格追究责任。还可依托林业发展林木加工,发展副业,发展特色养殖。
 孙新平代表提出,社会和谐与文化发展紧密相关。赤壁市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如三国赤壁古战场、羊楼洞茶文化、葛仙山养生文化等。赤壁市可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超前性规划,在当地打造“赤壁古战场—陆水湖风景区—羊楼洞文化开发区”三足鼎立的旅游文化发展格局。
 来自基层的代表们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直抒已见。刘新洲代表表示,新店镇将加强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新农村社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洪金虎代表说,赵李桥镇将在工业发展上求突破,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园区经济,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饶虹代表表示,神山镇将加强小城镇建设,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保等方面,为农民谋福利,增强农民的幸福感。

 市直一代表团
谋划“五城二区” 给力咸宁发展
记者 饶敏

  一项项催人奋进的部署,一次次激情洋溢的发言,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脸庞……16日至17日,在市第四次党代会市直一团的讨论会场,代表们围绕报告进行热烈的讨论。
  陈树林代表说,党代会报告对过去5年成绩的总结客观实在,对经验的分析深刻精辟,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把握准确,对未来5年的蓝图谋划宏伟,并且第一次提出建设“幸福美好新咸宁”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旗帜、纲领和指南针,全市将开展各种形势的宣讲,让党代会精神走到咸宁的山山水水,走到群众的心坎上。
  曾国平代表高度关注了报告中提到的城镇化问题,以自己的实地考察为“五城二区”出谋划策。他说,“五城二区”是中心城区建设的亮点,是未来发展的精粹,以“五城二区”建设为抓手,创新观念,引进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咸宁城区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牵动着代表们的心。李城外代表、雷锡高代表、程学娟代表就向阳湖文化开发、档案事业发展、文化惠民工程等各抒己见。近年,我市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各地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等大批文化设施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亮点。他们纷纷表示,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咸宁有责任也有信心做出更大贡献。
  来自政法战线的代表罗继洲、李卫国、刘太平、黎正刚等争先恐后地发言。他们纷纷表示,将加快依法治市,维护公平正义,为实现“幸福美好新咸宁”的奋斗目标保驾护航。来自一线的民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洪回德说,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要措施,切合实际,催人奋进,会后一定要立足本职岗位,带头狠抓落实。
  许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成了热议的焦点。刘中英代表提议在全市开展关爱农村妇女儿童的“三关爱”工程,汪玲珑代表列举了打造“健康咸宁”、增强市民体质的诸多举措,熊亚平代表呼吁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王胜弘代表提出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
  谈体会,话发展,代表们的信心越来越足:咸宁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市直二代表团
围绕“五个咸宁” 凝神聚气发力
记者 陈真

  两天来,市直二代表团代表们在讨论党代会报告时,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他们引起深思的一个话题是:在未来五年,各个部门应怎样结合实际,围绕建设小康、生态、宜居、健康、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咸宁,凝心聚力发力。
  胡建华代表认为,报告总结成绩鼓舞人心,发展目标催人奋进。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咸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市直真正撑起了咸宁的一片天。咸宁,是名副其实的香城泉都。省长充分肯定咸宁:不到咸宁,不知道湖北有多美。省委书记高度评价咸宁:香城泉都,世界一流。作为土生土长的咸宁人,我深感自豪,现在走到哪里都要理直气壮的宣传咸宁,作为参与者建设者,我对咸宁的未来充满信心,“五个咸宁”建设大有希望。
  来自教育界的夏再兴、叶振华、王泽人等代表认为,抓好“五个咸宁”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第一基础。他们建议,发展教育要打特色牌、优势牌和强力牌,要加快构建咸宁特色的教育体系,加快学校教育育才与企业用人对接,加大教育投入,大手笔促进特色教育发展。要高度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搞好职业教育规划,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发展。
   针对加快“生态咸宁”建设,来自环保、林业部门的王用新、王槐生代表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王用新说,要加大环保执法宣传、环保公共投入力度,引进技术人才,强化生态功能区规划建设。王槐生说,未来五年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6%,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把西凉湖打造成国家湿地公园。
  针对“五个咸宁”建设,来自人社部门的代表王继成建议,要解放思想,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全民创业;要加快推进本地企业用工和本地学校毕业生就业对接,切实有效化解就业问题;要加强社会保障,确保明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把农村老有所养的问题解决好。
  宋文虎、皮凌、周辉庭、汪松林等多位代表也围绕报告,结合“五个咸宁”,联系各自部门工作实际,就加快经济发展、加强集约节约用地、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市直三代表团
突出发展主线 构建幸福咸宁
记者 王远远

  16日至17日,来自经贸战线、军队、市纪委、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咸宁经济开发区等单位的代表们围绕黄楚平同志的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黄宏贵代表认为,这份报告起点高,落点实,总结成绩令人鼓舞,展望目标催人奋进。全体干部勤政务实,廉洁进取,开拓创新,赢得了咸宁发展的骄人成绩。作为驻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在抗洪救灾、维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继续坚持以驻地为家乡,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为咸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王济民代表说,报告回顾过去,实事求是;总结经验,深刻精辟;展望未来,精神振奋;部署安排,扎实有力。咸宁这几年的发展是抓规划、抓谋划、重落实、重团结的结果,是干部队伍作风正、团结紧的结果。今后,要继续抓好能力、实力、魅力、民力和凝聚力建设;要把“创”字放在突出位置,鼓励创新、创造和创业;要高度关注项目建设,把项目做大、做强、做实;要继续抓好作风建设,使咸宁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创业环境和创富环境。
  李华平代表认为,报告描绘了未来5年的美好蓝图,目标明确,令人精神振奋。联系住建工作实际,要明确今后工作重点,抓好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城市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抓好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抓好反腐倡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源头治腐,为敢闯敢干、思想解放的创新型干部创造干事的好环境。
  孙新淼代表说,报告思路清晰,观点新颖,措施务实,让人对咸宁的未来充满信心。城管执法局组建2年来,负重前行,“城考”中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成绩来之不易。未来5年,城管部门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做到职、权、责的对等对应;要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数字化管理;要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用心管理城市。
  贺新国、张远森、汪凡非、鲍晓峰、刘国承等代表分别围绕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反腐倡廉、交通建设、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保障安全生产等话题,发表了精彩见解。

 通城代表团
推进跨越发展  进军经济强县
记者 李 嘉

  16至17日,通城代表团就第四次党代会上的报告进行了讨论,会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符合我市发展实际,更加明确了我市科学发展的方向,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夏亚灵代表说,过去五年,我市工业、农业全面转型,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区域均衡化加快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全面推进。围绕未来五年的发展,夏亚灵代表提出,“一城十二泉”是我市独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要在保护好城市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通城也要挖掘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大对黄龙山、药姑山等地的开发力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结合通城未来五年的发展,姜卫东代表说,报告中四次提到通城,为通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对通城的鞭策和鼓励,这让通城人民倍感振奋。通城将深入传达贯彻报告精神,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壮实力、增后劲、惠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兴农富民、兴商活市、兴才聚力战略,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开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繁荣社会事业,维护和谐稳定,全面推进通城振兴。
围绕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华雄代表说,要实施新型工业承载工程,启动开发区孵化园建设,促进项目早落户、快建成、快投产。实施龙头企业倍增工程,积极支持玉立集团、福人药业、平安电工、瀛通电子等龙头企业实施倍增计划,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实施“回归工程”,引导更多外出成功人士回归创业,促进项目、资金、技术、税收的“大回归”。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努力营造企业家干事创业的优越环境。
来自大坪乡的侯红辉代表说,报告明确要“全力支持通城打造湘鄂赣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让我们看到了通城前进的方向、高扬的旗帜、宏伟的蓝图、美好的前景!
来自基层的黎臻代表、吴驾代表、黎向阳代表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搞好城镇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带活镇域经济,要大力建设乡镇工业园区。

 嘉鱼代表团
创湖北经济强县 建长江临港新城
记者 李发扬 通讯员 江开群

  16日至17日,嘉鱼县代表团围绕中共咸宁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畅所欲言。早日把嘉鱼建成“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是代表们谈论最多的话题。
  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客观总结了近5年来取得的成绩,科学部署未来5年发展目标,报告高瞻远瞩,精髓在于大气魄、大手笔谋划发展,催人奋进。
王远鹤代表说,报告提出建设幸福美好新咸宁,具体体现在五个咸宁建设。嘉鱼因水而灵,因江而贵。全县上下应抢抓发展机遇,科学定位,彰显发展特色,实施工业优先战略,抓园区、抓产业、抓品牌、抓人才保障。同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
熊征宇代表说,报告多处提到嘉鱼的发展,咸嘉新城、长江大桥、百里蔬菜长廊、武深高速等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嘉鱼更好更快发展。嘉鱼将围绕建设湖北经济强县、长江临港新城的总体目标,加快构建“两区两城、两圈两带”发展格局。在经济强县、临港新城、旅游胜地、鱼米之乡和幸福家园等5个方面下功夫,将嘉鱼建成人人向往之地。
余珂代表说,全县将以实施工业倍增、农业转型、旅游跨越、城市宜居和交通畅通以及和谐惠民“六大工程”为载体,抓住工业发展第一要务,打响农业品牌,突破性发展特色旅游,狠抓民生保障等,努力把嘉鱼建设得更加幸福美好。
围绕建设湖北经济强县,黄绪江代表表示,将用良好的金融环境,为工业、旅游项目搞好服务,创新信贷产品、抵押担保等,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他还建议成立金融办,加大力度培育上市公司,加大融资渠道。
围绕建设长江临港新城,何晓山代表说,县里已启动城区高规格规划,高标准规划港口码头群、垂江经济带等,为新一轮大发展做铺垫。
  刘焰才代表说,嘉鱼将在文化产业上做大文章,将二乔文化产品融入旅游产业,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等,促进嘉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代表们还就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打响农业品牌,加大民生保障等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崇阳代表团
打造活力天城 建设富饶天府
记者 黄柱 通讯员 龚博

  16至17日,崇阳代表团讨论市委党代会报告气氛活跃,代表们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辉煌成就,实事求是,令人振奋。对未来五年工作的谋划展望,充满动力,充满期望。
  王汉桥代表说,崇阳要解放思想,拓宽发展视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拉开县经济开发区大框架。坚持统筹城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改善民生,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为全市经济发展作贡献。
  杨良锋代表说,党代会报告客观总结了咸宁过去五年的成就和经验,科学确定了“五个咸宁”建设思路,描绘了全市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美好蓝图,坚定了咸宁加快发展的信心,增加了咸宁推进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结合崇阳实际,“一府一城,三个崇阳”战略已成为全县社会各界共识。过去五年,崇阳立足实情,高举团结、廉洁、发展三面大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主要经济指标纷纷前移。未来五年,崇阳将加快步伐,实施产业强县、生态立县、民生稳县、项目活县、城镇兴县等战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杭莺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提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绩鼓舞人心,宏伟发展蓝图振奋人心,政策举措合乎人心,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崇阳要结合实际,做活产业,做大工业、旅游业,打造区域物流中心,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商周文化、竹文化示范区等;打造特色农业,走农业品牌化路线,发展好正大猪、精武鸭等;做活城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一刻钟经济圈、五城同造、七乡共建”;做活对外开放,解放思想,招商引资,环境改善;做活民生,建设和谐崇阳。
  郑耀英代表说,要借助开发浪口温泉度假区机遇,打破旅游经济突破口,为全县添加新的经济增长极。
  金艳夫、李晚清代表建议,要对乡镇水果、雷竹等县市特色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利用精武集团、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农业;制定合理目标、创新服务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为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咸安代表团
推进市区一体 打造“五个咸安”
记者 孔祥轶

  16日至17日,咸安区代表团围绕黄楚平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紧密联系咸安区实际展开讨论。“市区一体、‘五个咸安’”成为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给予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又立足咸宁实际,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思路清晰、催人奋进,反映了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
  黄剑雄代表认为,近年来,咸安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四新”的良好势头: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综合实力有了新增强,城市管理有了新提高,工作机制有了新突破。咸安区要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力求更大作为;要立足发挥中心城区的作用,做好市区一体工作的勤务兵;要立足改善民生,朝“五个咸安”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谭海华代表说,报告清晰勾画了推进市区一体化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打造“五个咸安”指明了方向。在今后工作中,要找准咸安区定位,突出市区一体化主题,坚持“市建设我服务、市发展我受益”的主导思想,在推进市区一体工作中有更大气魄、更大担当,提供更优服务,自觉做好建设香城泉都的主力军、推进市区一体的先遣队、统筹城乡发展的生力军和发展区域经济的排头兵。
  李文波代表说,市区一体,咸安是最大的受益者,市区的发展,离不开咸安区的参与。咸安干群要牢固树立市区一体的大局意识,充分利用咸安的优势,为市区一体化工作做好服务、当好先锋,使“五个咸安”的宏伟蓝图早日成为现实。
  曹莲英代表认为,今后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工作:抓核心,在创建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社区上下功夫;抓根本,在推动“45666”工作法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服务型社区;抓重点,在结对帮扶、共驻共建上下功夫;抓关键,在加强社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功夫。把省委授予白茶社区“十面红旗”的荣誉维护好、树立好。
  吴清平代表表示,贺胜桥镇肩负着为梓山湖科技示范区建设服务的重任,要竭尽全力抓好纠纷排解、困难化解和下访工作,保证地方的和谐稳定。

 通山代表团
建县域次中心 创美好新家园
记者 徐世聪

  16至17日,通山代表团就第四次党代会的报告进行了讨论,会场气氛活跃,代表们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回顾成绩客观实在,具体全面,描绘未来高屋建瓴,切实可行,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务实创新的精神。
  龙良文代表认为,近年来通山发展势头强劲,主要归功于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今后,通山要把握建设县域次中心城市的机遇,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增强信心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干部要引导群众,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强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落户通山,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要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让改革成果惠及大众。
  杜文清代表认为,党代会提出的建设通山成为全市县域次中心城市的目标,让人非常欢欣鼓舞,也感到任重道远,通山要上下一心,奋勇争先,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对通山的殷切希望。要建设咸宁市县域次中心城市,对通山而言,应把握杭瑞、大广、咸通三条高速穿境而过的机遇,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咸宁大旅游的布局相对接,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产业园区建设,要把握幕阜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早规划早谋划,促进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
  胡娟代表认为,党代会报告对通山提出了很大的希望,回去之后将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学习吸收其他县市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早日把通山建成富裕和谐美好的新家园。在建设城市方面将学习吸收市里治理淦河、改造潜山森林公园等先进经验,加大投入,把通山城区规划好、建设好;将进一步开发富水湖和九宫山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把通山的旅游资源打包向外推介,打造通山旅游金字招牌;积极围绕能源做文章、利用核电、风电、水电等绿色清洁能源,给力咸宁、湖北能源建设,并将通山打造成为全国新能源基地。
  张远林、余昌仁等代表还就提高通山国贫县扶持力度、加大贫困山区饮水工程建设、加强学生饮食安全等积极建言献策。

编辑:hongwei

上一篇: 市第四次党代会主席团举行第三第四第五次会议
下一篇: 党代表讨论市委工作报告和市纪委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