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个咸宁”告诉我们什么
小康、生态、宜居、健康、和谐,是咸宁的五张金质名片,也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项战略目标。本报近期推出的“聚焦五个咸宁”系列报道今天画上句号。这组报道展示了全市“五个咸宁”建设的作法与成就,目的在于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立新功。
“小康咸宁”告诉我们,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6447元,比2006年增长100.7%,年均增长14.9%。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 14654元,比2006年增长66.4%,年均增长10.7%。枯燥的数字反映出一个生动的事实: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老百姓荷包越来越暖和。
“生态咸宁”告诉我们,城乡环境越来越优美。咸宁美,美在山水;咸宁优,优在生态。市委市政府科学决断:咸宁的发展要敢闯新路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此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清洁、节能减排行动“六大生态工程”。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温泉城区的空气洁净指数达到24,与海南三亚并列全国中等城市空气质量首位。
“宜居咸宁”告诉我们,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几年前,咸宁设施匮乏,“城不城、乡不乡”;五年后,咸宁已成为一座美名远播的香城泉都,宜居宜业宜游,市民居住环境舒适度、公共服务满意度越来越高。据统计,近几年,市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06个,总投资30亿元,投资规模是建国以来总和的3倍。
“健康咸宁”告诉我们,医疗保障越来越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和市民健康素质,把咸宁建成健康之城、活力之城。2008年至今,全市共争取国家、省项目259个,总投资14.68亿元,一个门类齐全、功能配套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现端倪,农民参合率达98.73%,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0%。
“和谐咸宁”告诉我们,社会越来越和谐。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安定团结、宁静祥和的社会环境,在提高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幸福感的提升。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被省委评为“平安县(市)区”,公众安全感由2006年的73.16%上升到2010年的95.84%。
昨天成绩喜人,明天再创辉煌。笔者相信,随着“五个咸宁”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新成绩新亮点的频频呈现,我们将迎来小康、生态、宜居、健康、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咸宁。(陈 新)
“小康咸宁”告诉我们,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6447元,比2006年增长100.7%,年均增长14.9%。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 14654元,比2006年增长66.4%,年均增长10.7%。枯燥的数字反映出一个生动的事实: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老百姓荷包越来越暖和。
“生态咸宁”告诉我们,城乡环境越来越优美。咸宁美,美在山水;咸宁优,优在生态。市委市政府科学决断:咸宁的发展要敢闯新路少走弯路,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为此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清洁、节能减排行动“六大生态工程”。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4.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温泉城区的空气洁净指数达到24,与海南三亚并列全国中等城市空气质量首位。
“宜居咸宁”告诉我们,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几年前,咸宁设施匮乏,“城不城、乡不乡”;五年后,咸宁已成为一座美名远播的香城泉都,宜居宜业宜游,市民居住环境舒适度、公共服务满意度越来越高。据统计,近几年,市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06个,总投资30亿元,投资规模是建国以来总和的3倍。
“健康咸宁”告诉我们,医疗保障越来越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和市民健康素质,把咸宁建成健康之城、活力之城。2008年至今,全市共争取国家、省项目259个,总投资14.68亿元,一个门类齐全、功能配套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现端倪,农民参合率达98.73%,城镇居民参保率达90%。
“和谐咸宁”告诉我们,社会越来越和谐。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安定团结、宁静祥和的社会环境,在提高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幸福感的提升。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被省委评为“平安县(市)区”,公众安全感由2006年的73.16%上升到2010年的95.84%。
昨天成绩喜人,明天再创辉煌。笔者相信,随着“五个咸宁”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新成绩新亮点的频频呈现,我们将迎来小康、生态、宜居、健康、和谐的幸福美好新咸宁。(陈 新)
编辑:lijie
上一篇:
[百姓寄语党代会④]民工:让保障更有力
下一篇:
[聚焦“5个咸宁”④]健康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