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2011专题 >> 2011年网上大拜年 >> 正文

市招商局局长 乐建舜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1-01-27 21:01:00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咸宁市招商局局长、咸宁经济开发区副主任乐建舜率全体员工向关心和支持招商局的各级领导、来咸宁投资的客商朋友、各界友人、市直单位以及全市人民拜年,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和节日的问候!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2010年,在咸宁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以加大投入,夯实园区载体为基础,以狠抓整改,优化服务环境为核心,以扩大开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为主线,坚持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实并重策略,创新招商方式,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并加大协调力度,狠抓责任落实,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新成效。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0年全市招商引资基本情况
  2010年度,全市新引进项目(新开工项目)480个,合同资金315.5亿元,到位资金98.4亿元,另393个续建项目到位资金98.4亿元,全市全年共到位资金196.8亿元,占目标任务150亿元的131.2%,同比增长49.7%。其中,新引进投资额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1个,占目标任务30个的136.7%。
二、主要做法
(一)连轴联动,加强组织领导谋商
  面对后危机影响下的新形势,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招商引资工作,表彰了2009年度的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单位和市直优秀招商小分队,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了办事程序。为了解当前各级开发区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政协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开发区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全市开发区建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为求“他山之石”,市“四大家”主要领导率团赴上海等沿海产业聚集地区学习考察,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到了真经,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招商引资工作思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及主要领导身体力行的带动和影响,全市抓招商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借力发力,办好重大活动聚商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市精心组织参加了武汉新港咸宁港区(香港)招商推介会、2010鄂沪(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2010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及建设“中国温泉休闲之都”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借助组织参加这些重大招商活动平台,通过会前认真筹备,会中积极推进,会后紧密跟踪,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在武汉新港咸宁港区(香港)招商推介会期间,我市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港航、工业园区等方面的30个项目进行了重点推介,组织签约项目9个,签约金额27.5亿元;在2010鄂沪(长三角地区)经贸合作洽谈会与2010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期间,通过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促成项目签约33个,签约金额为69.9亿元。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上,我市积极贯彻“缩小规模、提高规格”的精神,以“低成本运作、高规格接待、精细化服务、最显著成效”为目标,成功举办了建设“中国温泉休闲之都”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共邀请到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市公司、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品牌等知名企业高层以及著名商协会代表150多位参加此次招商活动,组织签约项目39个,合同金额达152亿元。截止目前,签约的81个项目中,已建成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42个,准备开工项目28个,共到位资金54亿元。
  另外,我市还组团参与了第五届中博会、第十四届厦洽会、第十二届高交会、华创会、文博会、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及2010“投资湖北行”等活动,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筑巢引凤,办好工业园区引商
  随着以湖北(咸宁)广东工业园、台商工业园、武汉“园外园”、 湖北(咸宁)台北内湖工业园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标准的特色园区相继落户咸宁,我市一方面加大对这些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另一方面积极支持服务园区,将他们打造成我市承接沿海及武汉市产业转移的最佳载体,取得“筑巢引凤”的显著效应。2010年,仅湖北(咸宁)广东工业园落户项目13个,总投资21.9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3个,总投资3.5亿元;在建项目5个,总投资13.5亿元;准备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5.5亿元;在谈且有实质性进展项目共有7个,总投资24.7亿元;有投资意向在谈项目7个,总投资41.2亿元。
(四)练好内功,提高服务水平亲商
  1、加强招商引资基础工作。一方面制作了更高质量的宣传资料,组织力量重新设计、编印了《咸宁投资指南》宣传画册和《投资咸宁》宣传光碟,并配以中英文对照,让宣传资料更科学,更新颖,更为外商所接受,使其成为宣传咸宁、让外界了解咸宁的第一道“特色菜肴”。另一方面完善了“咸宁招商网”。在2009年的基础上,实行咸宁招商网与政府门户网站无缝链接,进一步加强资料收集,并进行实时更新,让更多的境内外客商、企业高层通过网站了解我市最新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及相关项目,力争将咸宁招商网打造成为吸引境内外客商来咸投资的“第一张名片”。
  2、加大对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督查落实力度。我市把加强对重大招商活动签约项目落实的督查力度放在突出位置,协调各县市区和咸宁经济开发区对所有签约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落实专班、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即要求每个签约项目明确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为责任领导,相关单位为责任单位,组建落实专班,制定项目落实时间表,强力推进一批项目开工,促成一批项目投产。如在服务投资6.6亿元的中美厚福医疗科技生产基地项目中,我市先后对该项目涉及到的规划评审、场地平整、征地拆迁、商标注册等10多项具体事项进行协调服务,确保了项目按时开工,顺畅建设。
  3、提高对客商的优质服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窗口,对已确定的重点项目或投资额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协助办理签约项目的有关审批手续,尤其是对有较好效益的环保型、科技型项目实行特事特办。
(五)创新方式,延伸信息网络揽商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量,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市委、市政府从市直单位抽调了14名副县级干部,组建了7支招商小分队,分赴武汉、广州、深圳、上海、江苏、浙江和福建驻点招商。一年来,市直招商小分队先后对9个省的2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25个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7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访察和调研,把握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商情,积极搜集投资信息,结识了一批新客商,巩固了招商平台,健全了招商引资项目库,进一步推介了咸宁,引进了一批项目。截止目前,七支招商小分队共引进项目10个,合同引进资金41.93亿元。其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个,投资额3.53亿元;准备开工项目3个,投资额22.4亿元。在招商小分队对外驻点招商的同时,市领导亲自挂帅招商,亲自参加各种招商活动,搭建平台,牵线搭桥,邀请客商来咸考察,并促成了一批意向投资项目。
(六)打造洼地,优化投资环境安商
  投资环境是个“磁场”,环境好,吸引力就强。在吸引投资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服务环境、法制环境、配套环境、人居环境、信用环境等方面因素已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为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大力整治和优化投资环境,致力打造“法治咸宁”、“效能咸宁”、“平安咸宁”、“诚信咸宁”,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安全安定的社会环境。在项目建设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化解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和按计划投产;积极协调公安部门,加强企业建设过程中的法制环境,加大“一霸四强”的打击力度;积极协调纪检监察和纠风部门,加强行政效能督察,从源头上治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积极协调收费部门和中介机构,落实相关收费优惠政策。
三、2011年工作措施
  2010年,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与我省其他市州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招商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产业配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签约项目的落实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投资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等方面。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来安排部署我市全年的招商引资工作。
(一)创新招商形式,拓宽招商渠道
  一是继续参加重大招商活动,2011年,我市将精心组织参加省政府组织的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如2011中日(武汉)赏樱花暨经贸联谊活动、2011鄂京(环渤海)经贸合作洽谈会、2011鄂港(粤)经贸合作洽谈会、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力争取得实效。二是继续加强对市直招商小分队的管理和服务,帮助联系向驻点地区及该地区开发区派驻干部挂职招商,帮助他们与当地部门、商协会建立稳定的承接产业转移合作机制,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人脉关系,广泛搜集项目信息。加强驻外招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招商专业知识和公关水平。三是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和手段,认真总结经验,把网上招商与小分队招商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亲商、安商、富商与以商招商有机结合,增强环境的吸引力和成功率;把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与委托招商有机结合,在委托中介组织和个人招商上取得新突破。
(二)围绕产业集聚,重点突出大项目招商
  依托我市已具规模的工业园区,筛选上下游产业链范围,拟制定向项目、宣传推介项目。紧紧围绕目前咸宁经济开发区及各县市区的优势产业,紧盯国内国际500强和国内行业50强企业、上市公司、著名品牌、驰名商标企业,有计划地拜访,通过各种渠道设法与各类企业集团的决策层取得联系,并本着互惠互利原则,签订具有合作意向的框架协议,建立一种较为稳定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率先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能源业、食品业、旅游业、建材业等行业,形成产业链,做大产业群。2011年,我们将集中精力做好IT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的招商。
(三)强化督查协调,抓好重大项目的推进
  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会”,听取咸宁经济开发区、各县市区的招商引资、在各种招商引资活动会上签约的重点项目落实情况汇报,检查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对签约项目的进展状况,进行公布,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各单位每月要对本地的招商情况进行检查,查项目、查进度、查责任,核查结果将对上汇报,对下通报,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跟踪督查力度,切实提高合同的注册率、注册项目的开工率、开工项目的完工率、完工项目的投入产出率。
(四)推动环境升级,营造招商引资氛围
  一要进一步营造城市环境优美、社会依法运作、市场公平竞争、企业守法经营、公民遵纪守法、居民安居乐业的文明环境;二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三要进一步降低收费标准,扩大行政事业收费取消范围,降低外来投资企业门槛,为企业营造低成本的运营环境;四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信息服务,积极主动地帮助外来投资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编辑:陈凯

上一篇: 市人社局局长 王继成
下一篇: 咸宁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 祝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