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①]为什么要建武汉城市圈?
编者按:
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给我市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融入武汉城市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咸宁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发展,本报从今日起在二版开辟《武汉城市圈》专版。该专版暂定每月两期,周六见报,主要报道圈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反映改革发展中的成功经验,集纳各地经济社会新闻信息,以加强城市圈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服务咸宁经济社会发展。
在开辟专版之际,咸宁日报记者采写了《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一组报道,以飨读者。
加快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也给我市提供了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为了更好地融入武汉城市圈,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促进咸宁经济社会全面提速发展,本报从今日起在二版开辟《武汉城市圈》专版。该专版暂定每月两期,周六见报,主要报道圈内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反映改革发展中的成功经验,集纳各地经济社会新闻信息,以加强城市圈内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服务咸宁经济社会发展。
在开辟专版之际,咸宁日报记者采写了《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圈》一组报道,以飨读者。
2003年11月8日,武汉”8+1”城市圈组建。这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
那么,为什么要建武汉城市圈呢?
近年来,城市圈问题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我国长三角地区已经从城市密集发展阶段,进入以各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进而推动以上海为龙头,形成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城市带的阶段。
有专家认为,经济高度整合的城市圈,是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及竞争的主要力量和阵地。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已经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2002年,这一城市群以全省33%的土地,承载了全省5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全省近60%的GDP、53%的地方财政收入、近60%的投资、61%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
但武汉与周边城市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如冶金、服装、食品等行业,各市都有,彼此又不配套,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武汉作为龙头服务周边城市、辐射和集聚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不少地方吞吐人流、物流、商流并不通过武汉,而是绕城而过;在招商引资上,城市间存在不良竞争。在旧的行政区划分下,利益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我省推进城市圈发展显得十分迫切。
百公里半径的武汉“8+1”城市圈如何建设?根据城市圈总体规划,将分为三步走:
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一体化基本框架,整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
到2010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高速公路、公用通信网现代化,圈内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70%左右;
到2020年,城市圈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有专家认为,较之于长三角、珠三角跨行政区域发展,武汉经济圈在一个省辖范围内,能够发挥省一级政府协调功能,更大力度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利益分割问题。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咸宁日报 刘迅)
那么,为什么要建武汉城市圈呢?
近年来,城市圈问题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我国长三角地区已经从城市密集发展阶段,进入以各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圈,进而推动以上海为龙头,形成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城市带的阶段。
有专家认为,经济高度整合的城市圈,是一个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及竞争的主要力量和阵地。有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城市圈的世纪,经济的主要动力将越来越源于城市圈特别是大都市圈。城市圈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决定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在武汉100公里半径内,集中了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已经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2002年,这一城市群以全省33%的土地,承载了全省50%以上的人口,提供了全省近60%的GDP、53%的地方财政收入、近60%的投资、61%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是湖北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
但武汉与周边城市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合作没有形成,产业低水平重复,如冶金、服装、食品等行业,各市都有,彼此又不配套,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武汉作为龙头服务周边城市、辐射和集聚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不少地方吞吐人流、物流、商流并不通过武汉,而是绕城而过;在招商引资上,城市间存在不良竞争。在旧的行政区划分下,利益分割的局面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我省推进城市圈发展显得十分迫切。
百公里半径的武汉“8+1”城市圈如何建设?根据城市圈总体规划,将分为三步走:
到2005年,初步建成武汉城市圈交通设施一体化基本框架,整合各类市场资源,初步构建区域大市场,启动跨区域企业重组,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3%;
到2010年,初步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实现城市圈内外的快速轨道、高速公路、公用通信网现代化,圈内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70%左右;
到2020年,城市圈提前3-5年实现全面小康,武汉城市圈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有专家认为,较之于长三角、珠三角跨行政区域发展,武汉经济圈在一个省辖范围内,能够发挥省一级政府协调功能,更大力度解决行政区划造成的利益分割问题。武汉城市圈有望成为我国继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之后,中国城市圈的第四极。(咸宁日报 刘迅)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融入武汉城市圏②]武汉城市圈有何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