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河的变迁
因河命名的桥,在咸宁有几处,其一就是咸安区浮山办事处龙潭村因龙潭河命名的龙潭桥。
淦河、大桥河与沟崽口溪交汇后3千米处,被箭鱼山挡住,形成一个水流湍急的潭,转向浮山办事处大畈水电站流去。有人把0.2公斤麻绳掉下,仍未探到底。每到汛期巨浪翻腾,洪水滔滔。
相传潭内龙腾蛟跃,于是取名“龙潭”,此河也就叫龙潭河。潭流湍急,摆渡时有船只掀翻。为降伏蛟龙,有志乡绅募捐建成龙潭桥。四墩五孔,墩为棱形,桥身全部由石块与糯米筑成,没有一根钢筋、一袋水泥。洪水漫过桥1米多,桥岿然不动。现在的龙潭河已平和了许多,或许是水资源不断流失的现象,亦或是建桥镇压了蛟龙吧!
现在归属龙潭河的水域长7.8公里,上起源汀泗程益桥,下至与淦河交汇的龙潭处。河水养育了一方乡亲,水土肥沃,河岸绿树成荫,从前男人在河里捉鱼摸虾游泳,农妇在河里洗衣洗菜,笑声朗朗棒槌声声。
时代发展突飞猛进,龙潭桥已满足不了人行车载的负荷。且桥与公路呈S形,坡陡弯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2000年,在龙潭桥上游200多米处,一座新桥应运而生,钢筋水泥结构,宽16米,四车道,长65米,六个圆形桥墩,取名“兴龙桥”,意即龙潭村兴旺发达。
如今,兴龙桥宛如镶在龙潭河上的纽带,沟通了乡村与城市的物质与情感,传承了两岸新旧文化。而龙潭桥上面横架有“保护古桥”的招牌,已然成为历史景观。(杨华)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从历史走向未来——千古风流
下一篇:
从山洞走出的文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