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古至今,我们的“一粒米”发生了哪些变化?
1.黍为古代粮食中的“贵族”
中国人常说的“五谷丰登”出自《六韬·龙韬·立将》的记载:“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意思即年成好,粮食丰收。关于“五谷”,流传了两种说法,一种是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是麻、黍、稷、麦、菽。两种说法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据史料记载,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当时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五谷之中的黍、稷。黍在古时的地位,从诗歌典故中可知。《诗经·魏风》中有脍炙人口的诗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黍的栽培在先秦时期有重要意义,是粮食中的贵族。“贵黍贱桃”的典故也能说明它在当时的地位。一天,鲁哀公接见孔子,令人端来桃和黍。孔子先吃黍,后吃桃。鲁哀公不解:黍饭常吃,为何孔子先吃黍饭后吃桃呢?孔子解释:桃好吃,可黍为五谷之长,是祭祀先祖时的主要供品。另外,商周时期饮酒盛行,黍也是重要的酿酒材料。
水稻种植是在西周时期兴起的,关中平原由于水资源丰富,成为重要的水稻产地。《诗经》曾记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十月获稻,为此春酒”,“黍稷稻粱,农夫之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稻在古时又名“稌”。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已种植水稻。
早期,稻的主要种植区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环境适合水稻的种植。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逐渐形成,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铁制农具的普及,此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到了西汉,由于大型水利设施的营建,关中地区成为“天下陆海”,水稻开始在北方大范围种植。明代以后,水稻种植更有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2.外来作物引入中国
与秦代之前单一的“五谷”相比,秦汉时期,我国的粮食结构有所变化,农作物品种增加,包括粟、稻、小麦、大麦、大黍、高粱、大豆等,基本具备了后世的主要粮食作物。
夏商时期,我国虽已种植小麦,但是麦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灌溉条件,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还不可能在粮食中占主要地位。秦汉时期,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麦类种植尤其是冬麦种植得到很大发展。西汉中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在关中地区大力推广冬麦种植。三国以后,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兖州与徐州就有大范围小麦种植的记录。到了唐代,今安徽中北部、山西与苏北地区都有小麦的种植,唐代宗时期还出现了麦税的征收,这都说明小麦在当时成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专家研究,中国的粮食发展遵循着两种路径,一种是原生粮食的种植与扩大,另外一种则是外来作物的传入,在引入栽培过程中,逐渐演变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人的粮食格局。
占城稻因原产于越南占城而得名。占城稻最早出现于北宋,因其高产,且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引进我国之初就被大范围推广种植,特别是在水资源丰富的江南地区,占城稻的生长速度更快。占城稻在作物学上属旱稻的一种,其实,在占城稻引进前,中国已有旱稻种植的记录,但因地理条件的限制无法推广,而占城稻的出现不但使旱稻得以推广,更使得中国种稻区面积发生了较大改变。
明代以后,随着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海运,多种农作物传入了中国,如马铃薯、玉米等。尤其是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当时的粮食压力。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秘鲁一带,我国最初对于玉米的记载是在1551年,明代嘉靖年间。玉米最初在山区种植,可做面食、做粥,秸秆还能做饲料、当柴火,应用广泛,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由善于航海的西班牙人发现并带往欧洲,后传入我国。
3.现代粮食“北粮南运”
在古代,粮食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物资,当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而历史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肥沃的鱼米之乡,古代粮食出现“南粮北运”格局。而如今,长三角、珠三角等高度城镇化、工业化、人口大量涌入的地方,需要大量调入来自东北等地的粮食,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夏粮也实现了丰收。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前十的地区分别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安徽、吉林、河北、江苏、内蒙古、四川和湖南,其中,北方地区占据较大优势。黑龙江、河南和山东是我国最大的三个产粮大省。黑龙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国1/9,这意味着每9碗主食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
近十年,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的粮食产量明显减少。据专家分析,沿海发达地区的粮食生产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一些地方的农民种植附加值更高的蔬菜花果以及一些经济作物,比如有很多人种植茶叶。福建、浙江等省份以山地丘陵为主,农村很多地方平均一户不到一亩耕地,使得粮食生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北京、上海、天津这三大直辖市,以城市经济体为主,耕地和农业占比小。西藏、青海、宁夏等边远省份的人口总量都不大,以畜牧业为主,而海南以特色农业为主。
4.树立厉行节约的消费理念
目前,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中提到,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人均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其中,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稻谷和小麦产需有余,完全能够自给,进出口主要是品种调剂。可见,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
提及粮食生产,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所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西方专家称之为“东方魔稻”,比常规水稻增产20%以上,每年因种植杂交水稻而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口。当然,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不仅是因为育种技术的进步,还有制度释放的红利、化肥的贡献,以及农民辛勤的劳作等。
《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同时提出,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在餐饮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亿斤至1000亿斤,相当于目前粮食生产量的6.0%至7.5%。专家建议,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目标,需进一步做好顶层谋划,在需求和消费层面,将节约理念和危机意识纳入国家粮食安全观,树立全社会厉行节约的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反对和杜绝任何形式的粮食浪费。
编辑:胡慧娟
上一篇:
下一篇:
古人的年终奖就是这么朴素
茶叶、油茶种植既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又不能毁坏林地,高山石漠化地区成本又太高),发展中药材不受基本农田和生态公益林等条...
根据市委“六大”活动安排,结合工作分工,近期以咸宁农业“三大百亿产业”之一的油茶为主题开展了调研。5—6月以来,先后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柯建斌陈新通讯员陈晨阳春三月,记者在通城县四庄乡感受到一幅美妙的春之图——在四庄、上坪、大源等村, ...
“公司今年在嘉鱼农商行新街支行20万元贷款的帮助下,种养的野藕目前以已销售5万多斤,每斤批发价7至8元,产品俏销全国多个省市...
中医药不仅能治百病,而且许多中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属性,可用于膳食,调养身体,治未病。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示范带,加...
一笔笔发往湖南等地的干货订单要加紧生产,香椿采摘、收购和加工也在赶工期,谭远涛妻子宋玉琳忙得脚不沾地。天天与美食打交...
初夏时节,咸宁高新区一家新落户企业,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一期全部主体工程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油茶种植规模的日益扩...
该项目总投资39506.66万元,主要是在大洲湖区域内流转水域及农林用地27424.71亩,完成湖泊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
该项目总投资39506.66万元,主要是在大洲湖区域内流转水域及农林用地27424.71亩,完成湖泊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基...
通山野山茶油通山唐老农生态粮油开发有限公司坐落在湖北省通山县杨芳林乡杨芳林村幕阜山旅游公路西侧,是一家种植优质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