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作出上述表述。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7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359家公司合计耗资579.94亿元进行回购。从回购执行情况来看,年内有231单回购计划实施完成,其中216单股份回购数量或回购金额达到预案下限,回购方案有效执行率达到93.51%。
市场人士认为,近年来,股份回购逐渐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A股回购规范性较好。但是,投资者还需具体分析公司回购的原因、目的以及资金来源等因素,以明辨回购的可执行性。
近八成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
在2018年A股回购制度改革以来,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从211家今年新发布的股份回购计划来看,其中有167家涉及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和建立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占比为79.15%,即近八成股份回购用于员工激励。另外,回购股份用于注销、转换可转债和进行市值管理(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的分别有15家、6家、23家。
从实施回购金额来看,截至12月7日,年内359家公司合计花费579.94亿元进行了回购。其中,15家公司耗资超过10亿元,其中格力电器、中国建筑、美的集团、国电电力和雅戈尔5家超过20亿元。格力电器位居榜首,已经耗资51.8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记者注意到,上述51.8亿元只是格力电器年内的第一轮回购计划实施金额,在今年10月14日,格力电器还抛出了年内的第二轮股份回购计划,目前尚未实施。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12月7日,如格力电器一样抛出第二轮回购计划的共有20家,其中5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年内的第二轮股份回购计划。
从年内整体回购金额看,今年A股回购金额较去年的回购高峰期有所下降。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去年同期,A股回购金额超过800亿元。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A股回购金额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A股整体行情较好,大部分上市公司股价较高,不需要通过回购股份来稳定股价;二是利用股份回购可减缓股权质押保证金追缴的压力,而今年以来,A股股权质押风险整体缓释,回购动力减弱。
太平洋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王晨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有两方面原因导致今年的回购金额下降,首先,今年以来,随着注册制的实施,A股公司股价逐渐趋于两极分化,优质公司股价涨幅较高,公司虽有实力回购,但由于股价较高,回购动力不足。绩差公司本身就无实力回购,而且随着股价走低,即使回购可能也无法阻止股价下跌。其次,近年来,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回购监管力度加强,没有实力回购的公司,也不敢贸然表态回购,以免最后无法履行承诺,被监管处罚。
李湛认为,近年来,股份回购逐渐得到了上市公司的重视。上市公司回购一方面有稳定股价的意图,另外一方面也展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抱有信心。从A股股份回购情况来看,整体较为规范。但是,投资者还应该具体分析公司回购的原因、目的以及资金来源等因素,以明辨“真回购”还是“假回购”。
有效执行率超九成
从股份回购执行情况来看,《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7日,今年以来,共有231单股份回购计划实施完成,其中,216单回购数量或回购金额达到了回购计划中承诺的最低目标(即回购计划有效执行),占比93.51%;15单未达目标金额下限,占比为6.49%。
据相关公司股份回购实施结果公告梳理得知,15单未达承诺下限的回购中,有10单是因为回购期内股价超过回购方案中的回购价格上限,客观上导致无法继续实施回购;另外5单则是主要因为公司资金流紧张,或因定增、可转债、公司债发行失败,或因经济、市场环境变化,而最终导致股份回购实施“未达标”。
“根据监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回购方案后,非因充分正当事由不得变更或者终止。”李湛表示,但是若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外部客观等较回购预案发布前产生较大变化,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可以在说明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后终止回购。
记者查阅上述5家回购“未达标”的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其中2家在回购期限届满前曾发布终止回购的公告;还有1家披露称,回购原计划用于股权激励和转换可转债,但由于公司终止发行可转债,对回购股份用途产生影响,而已经回购股份数量可以满足股权激励计划需求,所以最终回购总金额未达到回购方案计划金额下限;此外,有2家公司因未在承诺期内完成回购股份计划,也未及时、充分披露公司不能按承诺实施回购股份计划的风险信息,最终分别收到地方证监局、交易所的警示函、监管函。
王晨光表示,近年来A股回购实施的执行率很高,因为如果承诺后没有完成,会受到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处罚,负面影响较大。“企业回购本来是为了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股价,若被处罚,反而损害企业形象,得不偿失。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企业一般都会尽力完成计划。”(记者 吴晓璐)
编辑:实习账户1
上一篇:
暂停转让仍遭投资者“用脚投票” 沃森生物市值一日蒸发逾百亿
下一篇:
登记数半年新增近三倍 融资租赁行业快速回暖
9月底刚刚完成超50亿元回购方案之后,近日,格力电器又抛出了年内第二轮回购计划,拟使用不低于30亿元不超过60亿元自有资金、...
秦安股份又发投资进展公告了,不过这次是亏损7000万元。这是秦安股份在投资期货5个月以来的首次亏损公告,之前的21次公告,秦...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医药生物和电气设备等行业上半年业绩和市场表现都比较...
据记者统计,目前易主已超过3年且尚未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保龄宝、易联众、美达股份、ST圣莱、*ST新。根据2019年7月30日公...
11月4日,前期走势本就低迷的美年健康.就在前两天,美年健康遭重要股东减持,其中涵盖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
停牌筹谋一周后,申科股份的易主之举宣告终止。10月18日晚间,申科股份公告称,接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何全波、何建东的通知,鉴...
12月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下称“邮储银行”)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上市公告书》显示,该行A股股票将于2019年12月10日...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取得全面成效, “世界工厂”的热闹景象逐步恢复,出口外贸稳步回暖,部分商品还出现了出口井...
周三, A股三大股指呈弱势震荡格局。此前,三七互娱、信维通信、圣邦股份、闻泰科技、中国软件、宝信软件、安车检测等白马股...
上周(11月9日至11月13日),大盘呈现震荡下跌的走势。本周(11月16日至11月20日),两市将有6家企业进行网上网下发行,其中...